首先, 是奧維奇金的農村特寫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接著愛倫堡的“解凍”形成了“解凍文學”風潮, 而肖洛霍夫的《人的命運》則引發了蘇聯戰爭文學新的浪潮——“戰壕真實派”。
奧維奇金(1904—1968), 1952年發表了描寫農村生活、積極幹預生活、揭露農村陰暗麵尤其是農村幹部的官僚主義和領導作風不純使農民失去生產積極性的特寫式中篇小說《區裏的日常生活》, 通過包爾卓夫和馬爾登諾夫兩個區委書記不同領導作風的對比, 揭露蘇聯農業管理中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等弊病; 接著, 又推出隨後的幾篇:《在前沿》(1953)、《在同一個區裏》(1954)、《自己動手》(1954)、《艱難的春天》(1956), 矛頭不僅指向農村中的官僚主義, 而且指向他們的後台——更高級、有資曆、與莫斯科的最高官員有聯係的人。這些作品後來合成中篇小說集《區裏的日常生活》, 打出了“暴露文學”的旗幟, 產生了巨大影響, 被譽為當代蘇聯文學的“第一隻春燕”, “標誌著農村文學的質變”。隨即, 形成了“奧維奇金派”, 重要作家作品有:特羅耶波爾斯基(1905—1995)的《一個農藝師的雜記抄》(1953—1954), 多羅什(1908—1972)的《農村日記》(1954—1970), 紮雷金(1913—2000)的《今年的春天在蒲揚諾夫卡》(1954)、《紅色的三葉草》(1955), 沃羅寧的(1913—2002)的《不必要的榮譽》(1955), 卡裏寧(1916—2008)的《在中等的水平上》(1954)、《月夜》(1955), 田德裏亞科夫(1923—1984)的《伊萬·楚普羅夫的墮落》(1953)、《陰雨天》(1954)、《不稱心的女婿》(1954)、《死結》(1956), 索洛烏欣(1924—1997)的《金窖》(1956)、《弗拉基米爾鄉間公路》(1957)等。
愛倫堡(1891—1967),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暴風雨》(1947)、《解凍》(1954—1956), 長篇回憶錄《人·歲月·生活》(1960—1965), 代表作是《解凍》。小說主要敘述廠長茹拉甫遼夫的故事。茹拉甫遼夫是個典型的官僚主義者, 自私保守、專橫霸道、思想僵化, 毫無人情味, 一心考慮的隻是自己的前程, 拚命追求高指標, 而不管工人的死活, 對妻子和女兒也毫無感情。他讓工人長期住在破草房和木棚裏, 總設計師索科洛夫斯基因為這個問題批評過他, 他就借其妻女去比利時為由散布流言蜚語, 對其進行誣陷和迫害。他漠然對待將有十級暴風的天氣預報, 造成三排工棚在暴風雨中倒塌的重大損失, 因此被解職, 他的妻子——熱愛教育事業的中學教師蓮娜也帶著女兒離開了他。小說以此揭露和抨擊了官僚主義對人性的壓抑及其造成的嚴重惡果, 最早提出“關心人、愛護人”的主題。小說“解凍”象征漠視人的官僚主義時代——斯大林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