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爾遠征記》(1185—1187), 是俄國古代文學最高的成就之一, 也是歐洲中古四大英雄史詩之一, 其巨大的藝術成就已得到廣泛的承認。它在結構上包括三個部分:序詩、正詩、結尾。序詩提出兩種寫作方法:一種是“遵循這個時代的真實”(亦譯“今天的真情實況”), 即要嚴格符合事件的實際曆程, 像曆史那樣記述事件; 一種是按照11世紀下半葉到12世紀初著名的俄羅斯武士兼歌者鮑揚的方法, 這是一種自由地、創造性地加工材料的方法, 史詩采用的是第一種方法。正詩是史詩的主要部分, 也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寫伊戈爾率軍征討波洛夫人(又譯波洛伏齊人、波洛威茨人或波洛韋茨人)——第一天初戰告捷, 第二天慘敗被俘以及戰敗的可悲後果:波洛夫人乘勝侵入羅斯國土, 大肆燒殺搶掠; 第二部分描寫基輔大公預言性的夢、他的憂傷, 他“含淚的金言”——沉痛譴責伊戈爾的個人英雄行為, 莊嚴號召全羅斯各王公團結對敵; 第三部分先寫伊戈爾的妻子雅羅斯拉夫娜在普季夫爾城頭的“哭訴”, 然後寫在她哭訴的感召下, 伊戈爾逃出敵人的魔爪, 重返祖國。結尾, 作者宣布榮譽屬於往昔和現在的王公和武士(包括伊戈爾), 因為他們“衛護基督教徒、反對邪惡的軍隊”。
史詩的情節比較簡單, 但關於史詩的主題, 至今尚未有統一意見。以往大多數俄中學者都一致認為, 史詩表現了愛國思想或謳歌了愛國主義精神, 其依據主要有:一、“號召諸侯團結起來共同防禦外侮, ——這就是遠征記的基本思想”(季莫菲耶夫等人)。二、“首次通過詩的形式以驚人的力量熱情洋溢地描繪了羅斯大地一個愛國者的形象……當時整個羅斯都為因戰敗而獻身的軍人們哀悼, 後來又為伊戈爾獲救、從波洛維茨人戰俘營中脫險而感到慶幸。祖國大地的自然界也與人民休戚相關, 甘苦與共; 風雨、雷電、烏雲、太陽、陰霾、晨霧、黃昏、河流、海洋、山脈和草原以及崗丘構成了一幅宏偉的背景, 《遠征記》就在這幅背景上開始演出。而這些自然景象又使每場演出情緒不斷激化, 而且往往直接參與事件, 幫助主人公同敵人鬥爭”(蘇聯科學院曆史所列寧格勒分所學者), “《遠征記》的中心形象乃是為人民所熱愛的祖國的形象。正是在這個形象中, 在廣闊無垠的俄羅斯大地的生動形象中, 作者極其清楚地表達出這個思想:祖國的土地必須統一, 必須消滅祖國土地上的政治割據現象”(季莫菲耶夫等人)。三、馬克思曾談到這個問題。“這部作品是對當時社會生活裏一些最迫切、最尖銳的問題與事件的生動反映。事情涉及了保衛俄羅斯國土和抵禦外國侵略者與壓迫者。事情涉及了俄羅斯人同草原遊牧民族的連綿不斷的鬥爭”, “基輔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的著名的‘金言’在作品裏占據著一席中心地位。用利箭堵住敵人進攻羅斯的道路, 踏上金的馬鐙, ‘為今天的恥辱, 為俄羅斯國家, 為勇猛的伊戈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的失敗’複仇, ——《遠征記》作者在斯維亞托斯拉夫的演說中插進了這樣一段熱烈的號召”, “這個聯合俄羅斯一切有生力量來同外敵鬥爭的號召裏麵, 也就包含著《遠征記》的基本愛國思想。馬克思在1856年給恩格斯的信上用下麵的話概括了這個思想:這‘史詩的意義, 便是號召俄羅斯諸侯正好在蒙古人入侵前也團結起來’。”(布羅茨基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