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國與歐洲:一個國際關係史的視角

二、俾斯麥的政策

字體:16+-

普魯士為加強實力,於1860年實行了兵製改革。普軍原分為常備軍、後備軍兩種建製,其中後備軍士兵有較強的民主精神。改革實際上取消了後備軍,而將常備軍人數增加1倍,服役期3年。

因為增強軍事力量而大幅度增加的軍費預算,在議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1861年成立的自由資產階級的進步黨以及一些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分子,在議會中占有較多席位。他們對政府的軍費預算表示了異議,使預算未獲通過。他們以議會為陣地竭力顯示自己的存在,力圖將憲政製度推向前進。這是資產階級向容克勢力爭奪政治主導地位的活動。1861年即位的國王威廉一世不能容忍這種情況,也急於對陸軍進行改革,於是下令解散議會,重新選舉。結果,進步黨在選舉中取得勝利,新議會於1862年9月再次否決了軍費預算,政府與議會間形成僵局。在這個問題上,憲法沒有明確的條文,於是發生了“憲法糾紛”。擁護王政的保守黨人趁機提出了“漏洞理論”。即政府應得到權力來彌補憲法的這個“漏洞”,在國王與議會不能達成一致時,在財政預算得到議會通過之前,政府可自行籌措資金處理國家事務。這種無視議會權力的“理論”得到威廉一世的賞識。他任命了容克出身的鐵腕人物俾斯麥擔任宰相兼外交大臣,去填補“漏洞”。

奧托·馮·俾斯麥出身於勃蘭登堡的貴族世家,在普魯士官場中是強硬派容克代表人物。就任後他在議會裏公開說:“我們這裏不是英國,我們這些大臣是國王的仆人而不是你們的仆人”。在議會預算委員會上他又聲稱:“德國所矚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威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錯過好幾次了……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靠多數通過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由此,他得到了“鐵血宰相”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