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國與歐洲:一個國際關係史的視角

二、奪取君士坦丁堡是俄國黑海—巴爾幹政策的一貫目標,是“東方問題”形成的直接原因

字體:16+-

俄國奪取君士坦丁堡的野心由來已久。自從1453年土耳其攻占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以後,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曾向基督教君主發出了對土耳其“異端”進行聖戰的號召。但由於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美洲的發現,商業中心從地中海轉到大西洋沿岸。西歐很多國家忙於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活動,而與地中海、黑海貿易有直接關係的意大利商業共和國威尼斯和熱那亞,因不斷競爭而削弱了力量,無法聯合對抗土耳其。因此,認真響應教皇號召者寥寥無幾,反土耳其的同盟一直是無力的。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為了“對拜占庭的遺產提出要求”,他從羅馬教皇那裏,娶走了拜占庭帝位的合法繼承人——索菲婭公主為妻。盡管伊凡三世以拜占庭的合法繼承人自居,但是,當他在位之初,莫斯科公國仍是個區區小國,而土耳其正處於它的鼎盛時期。伊凡的野心雖大,但顯然是力不從心。

為此,伊凡對南方不得不討好土耳其的藩屬克裏米亞汗國,甚至不惜每年支出“年貢”,以維持“友好關係”。他利用這種手段先後進行了對韃靼、諾夫哥羅德和附近各公國,以及對立陶宛—波蘭的鬥爭。所以到了他在位的末期,“我們就看到伊凡三世坐在獨立的寶座上,身旁是拜占庭末代皇帝的公主;腳下是喀山汗,金帳汗國的餘部也群集來朝;諾夫哥羅德和其他俄羅斯共和國部已屈服……驚惶的歐洲……這時看到一個龐大的帝國突然出現在它的東部邊境而弄得目瞪口呆;甚至使歐洲發抖的巴耶濟特蘇丹本人也破天荒第一次聽到了這個莫斯科公國人的傲慢的語言。”[1]1497年,莫斯科公國向君士坦丁堡派去了以米哈伊爾·安德烈耶維奇·普列謝耶夫為首的第一個外交使團。他向蘇丹提出了允許俄國商人在亞速、卡法和其他土耳其城市進行貿易活動的要求。巴耶濟特二世(1481—1512年)在給伊凡的回信裏,表示願意建立友好關係,交換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