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國與歐洲:一個國際關係史的視角

二、1768—1774年俄土戰爭《庫楚克—凱納吉條約》

字體:16+-

1.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治外法權條約”

龐大的奧斯曼帝國,18世紀進一步衰落。作為帝國統治基礎的軍事采邑製度逐漸瓦解和失去作用;而一些懦弱的蘇丹們無力對付帝國麵臨的變化,特別是外國勢力的侵入。18世紀的幾個蘇丹,都是些無所建樹的無能之輩。艾哈邁德三世(1703—1730年在位)把大量金錢花費在後宮妃嬪們的身上;而馬赫穆德一世(1730—1754年在位)則把精力用在建造宮殿、清真寺、亭榭等上麵;其餘幾個蘇丹都沒有受過什麽教育,缺乏治國才能。龐大的帝國停滯腐化,而它所統治的地區又如此重要。自18世紀起,奧斯曼帝國就成為歐洲列強窺伺的目標。1699年《卡爾洛維茨條約》簽訂以後,歐洲列強開始分割奧斯曼帝國的屬地。根據這項條約,奧地利、威尼斯、波蘭等國都得到了奧斯曼統治的一些地區。

如果說在17世紀同奧斯曼人爭奪勢力的主要是奧地利和威尼斯,那麽進入18世紀,威尼斯的角色便由俄羅斯來代替了。

彼得一世對亞速要塞得而複失,沒有實現打通南方出海口的宿願。女皇安娜·伊凡諾芙娜(1730—1740年在位)統治時期,1735年爆發了又一次俄土戰爭。這次戰爭是由女皇安娜聯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一起發動的。法國由於在波蘭與俄國有矛盾,所以支持土耳其對俄開戰。1735年秋,由米·伊·列昂季耶夫率領4萬俄軍向克裏米亞北端的彼列科普地峽挺進時,受到阻擊,損失慘重,被迫撤退。1736年,俄國雖然通過彼列科普進入克裏米亞腹地,但因害怕被韃靼軍隊包圍,又很快撤出。1737年,俄軍攻下黑海北岸要塞奧恰科夫並在克裏米亞半島殲滅了韃靼軍隊1.5萬人。但俄國對土耳其並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同年夏天,俄土代表在烏克蘭涅米羅夫開始和談,並有奧方代表參加。但和談未果,戰爭重開。奧地利仍站在俄國方麵。戰爭持續到1739年夏天,俄軍雖在普魯特河上遊的斯達烏查尼村打敗土軍,但奧軍卻在其他戰場連吃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