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沿海地區“民工荒”實質上是“技工荒”。青年民工要真正維護自身權益,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應注意學習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和技能。
農民工在城市就業市場上的悲慘遭遇,主要源於供大於求的非均衡市場態勢。
長期以來,大量無特殊職業技能、僅靠體力幹活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入就業空間有限的沿海發達城市,而且主要擁擠在狹小的低端製造業和服務業,以及有很大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的建築業。在這種供求嚴重失衡的勞動力市場上,處於弱勢的民工根本沒有討價還價能力,沒有提高加碼的專業化人力資本,因此隻能忍受資方壓榨和剝削,在自身權益受侵害時無法獲得自我保護。
但是近幾年,很多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企業卻頻繁遭遇“招工難”的困擾,紡織服裝、飲食服務、電子玩具等許多“兩頭在外”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往往為“用工短缺”而犯愁,特別是2008年春以來,沿海珠三角、浙東南及閩東南等加工製造業聚集地區,連續三年發生“民工荒”。這種現象雖有總量問題在其中,但主要是區域性、結構性的。其中有宏觀經濟方麵的政策含義,但對於青年學生和進城農民工來說,更有微觀職業導向意義。
從總量供求關係來看,民工勞動力供給有所減少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1949年以來中國人口變動中,1958—1961年是一個顯著低潮,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次進入一個人口出生率相對減少的時期,同時1971年以後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特別是1979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正好使這一時期出生率出生的孩子大大減少,而他們大致在新千年前後陸續進入社會;再加上始於1999年的大學擴招政策,又使每年約500萬就業人口暫時滯留在學校裏。這些宏觀因素顯然會使民工勞動力在總供給量上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