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跳農門,是老皇曆了。時代不同了,上不上大學早已不是什麽“要命”的分界線了。
如果你要問一個極端落後、貧困地區農村家庭的孩子:“你為什麽要上學?”如果是個老實的男孩,他很可能瞪著眼睛說:“廢話!我就是要能夠走出去。”如果是個實在的女孩,她可能會很傷感地抹眼淚,喃喃地說:“我就是不想再受窮……”這不是我瞎編的,而是有現實生活素材作底料的。
是的,跳出農門、擺脫貧困,是我們千百萬農家弟子千方百計求學的最直接、最實在的目的。想當年,我為什麽與下麵三個“不成器”的弟弟不一樣,能夠老老實實上學,並不是因為我智商高、善學習,而是因為我是長子,不得不早早承擔起家裏繁重的田野勞作,與坐在屋裏讀書有個直接明朗的苦樂比較。
記得那時在“生產隊”勞動,一年到頭從沒有農閑的時候,五黃六月頭頂著烈日在山裏麵割蒿草,寒冬臘月雪花飄飄打著紅旗修“大寨田”,但因為這種所謂的生產勞動,其實都是破壞生態環境、違拗農作物生長規律的瞎折騰運動,從年頭忙乎到年尾累死累活還餓肚子,實在不堪忍受。在童年的記憶裏,最大的幸福,可能就是,幹活累得快爬不起來的時候就吃飽飯趴到那裏睡一覺,或者餓得要死的時候吃上一口“好饃”(就是現在我們常吃的麥麵饅頭,至於“吃肉”那還是不太敢想的奢侈念頭),再就是因為要“上學”而逃避掉繁重不堪的農耕野作勞動。如果再“高雅”一點,那時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設想有一天,能夠活著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
這就是當時我自己能夠想象到的最大的理想和幸福感!可惜後來的三個弟弟由於沒有這種理想和幸福感,而沒有堅持上學,結果至今仍在農村過日子,雖然這日子與過去比起來,也早已不是難以忍受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