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展覽推動者的出發點是為展館帶來熱情的、吸引人的、非正式的、舒適以及簡單易懂的學習環境。[40]假定家庭是帶著休閑和受教育的雙重目的而來,博物館環境則應該加強參觀的社會語境,而這種社會環境應該是友好的、易融入的、活躍的、興奮的、動態的、溫暖的、激勵的且易於啟發思維的,這種社會環境富於動感且充滿樂趣。除社會語境之外,他們還假定注重人類的基本生理舒適度,則會有助於加強參觀的效果。而要為觀眾提供適宜的博物館學習的物理環境則要從多維度考慮,例如:
·當觀眾到館的時候,能否明晰博物館展覽的主旨?
·常規展覽和活動項目有沒有清晰的展示?
·有沒有提供清晰的地圖?
·有沒有包袋和大衣寄存櫃?
·有沒有寄存兒童車的地方?
·有沒有租借兒童背帶的地方?
·有沒有方便兒童使用的廁所?
·有沒有單獨的哺乳室?
·有沒有給孩子喝的水?
·咖啡吧售賣的食物和飲料價格是否合理?
·有沒有地方方便吃自己打包的食物?
·有沒有足夠的休息座椅?
·展品是否多樣化,既有適合兒童的也有適合成人的?
·展品設計是否考慮了激發父母和孩子的互動?
·展品是否適合殘疾人操作?
·展品設計是否考慮兒童的身高?
·展品標示兒童是否能閱讀?
·對於學有餘力的兒童或者成人能否提供額外的信息?
這麽一個長長的表單也很難窮盡要考慮的方方麵麵,但是它或多或少地指示了要想為觀眾提供舒適的物理環境,就要考慮這方方麵麵的內容。每一件互動展品的挑選、每一件技術製品、每個結構、每個標示或圖像都在向觀眾傳遞信息。一個有效的展品要求好的傳播策略,這要求博物館設計的每個細節都能幫助觀眾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能激勵他們與展品互動,且能強化互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