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互動展品背後教育理念的支撐源自皮亞傑以及其他發展心理學家如福祿培爾和維果茨基的工作。皮亞傑認為學習是直接與環境接觸產生的效果,且他追蹤研究了孩子從出生到成熟的連續各個階段的學習與發展。他的研究表明,孩子在早期階段主要是在挖掘自己的動作技能與感知能力;從2~4歲他們開始探索自身在周邊環境中所處的位置;4~7歲他們隨著與別人的接觸增多而自我中心意識減弱。從7歲起孩子開始理解世界的運行機理,而到了青春期他們開始理解邏輯和抽象理論。[5]
皮亞傑的學習階段理論對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考慮到兒童與成人的思維以及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那麽適合成人的學習方式便不一定適合兒童。據皮亞傑的研究,兒童更多地通過行動而不是被動的觀察來建構自己的知識和理解能力體係。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創設高效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多提出問題,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的節奏,而教師隻是在探索發現過程中的一個引導者。[6]
皮亞傑在20世紀20年代科學心理學剛剛起步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研究,但是他的觀點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開始流行。小學課堂裏,教師也開始放棄傳統的成排擺放桌椅式授課,而采用加強試驗與小組討論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隻充當引導、支持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角色。與此同時,博物館也開始重審自己的教育願景。英國和美國的博物館都開始認識到應該與學校教育結合,讓學生們能把玩博物館藏品中的一些物件,或者向學校出借這些物件。美國波士頓、布魯克林和印第安納波利斯開始建設兒童博物館,並製作適合兒童探索和把玩的展品。但是,直到1964年麥克·史波克(Michael Spock)被任命為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館長之後,才帶領博物館真正開始將收藏的物件從玻璃櫃子中拿出來展示,以提供給兒童探索的環境。正如第一章所描述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承襲了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這個開創性做法,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動科學中心則是弗蘭克·奧本海默建立的舊金山探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