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的那個夏天了卻了許多心願,和俄羅斯作曲家有關的幾個地方都去了,莫斯科音樂學院、莫斯科大劇院(遺憾的是沒能看成穆索爾斯基的《鮑裏斯·戈都諾夫》)、克林柴科夫斯基在克林的故居、阿爾巴特街上斯克裏亞賓的住所,還有新處女公墓肖斯塔科維奇的墓地。唯獨沒有找到拉赫瑪尼諾夫的蹤影。莫斯科的朋友事先說,他的故居好找,你自己去吧,就在阿爾巴特街上。但他忘記了門牌號碼,我也自行認為很容易找到。身邊有一個俄文非常好的朋友,一路走一路問,甚至還撞進了門可羅雀的俄羅斯音樂家協會,他們給我的依然是不置可否的眼神。就這樣,莫斯科的俄羅斯作曲家之旅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音樂家就像你的朋友,有的很貼心,隨時都可以信賴,他們永遠都是你心裏那塊最踏實的石頭。但別人問起他有什麽特點時,你突然失語了,感到有無數的話要說卻不知從何說起。說起拉赫瑪尼諾夫就是這種感覺。他的音樂最容易親近,那種表達屬於掏心掏肺,許多旋律就在嘴邊,很多現場都讓我激動不已,夜讀俄羅斯文學作品,他的音樂總是不離左右。但真要動筆了,卻發現他在我的心裏也像莫斯科大街上他那個沒有門牌的地址一樣,近在咫尺卻找不到位置,一時迷失了方向。
與列寧的鐵幕無關
說到拉赫瑪尼諾夫就不能不說第二鋼琴協奏曲,在“拉二”的版本中,李赫特的演繹最有口碑。一個寫詩的朋友一天夜裏發來短信說,在聽俄羅斯鋼琴家李赫特的“拉二”,那感覺簡直是列寧時期的鐵幕。意識形態味兒十足,屬於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吧。李赫特的演奏速度慢,下手重,格局大,屬非同尋常的處理。“拉二”當然與列寧的鐵幕無關,與任何曆史的大事件都不沾邊,也許是演奏者無意而聆聽者有心吧。那個時候十月革命還早著呢。那不過是作曲家創作低潮之後的一次複原,就像伏爾加河春天的破冰,二十五歲的他度過了第一次創作危機。最近我才知道,與一般創作順序不同,“拉二”是先完成了二三樂章,然後才是第一樂章。這個時候再聽,感覺就和從前不一樣了。想象一下冰河的解凍:一點點地融化和侵蝕,慢慢湧動的暗流,呼啦啦冰河的大麵積坍塌,河麵上漂浮著撞擊著巨大的冰淩。一朝解凍,大河奔流。對應一下作曲家的內心感受:抒情的慢板,憂鬱症的緩解;鋼琴的分解和弦,心靈的蘇醒;旋律流暢起來,自信心漸漸恢複;就像經曆了一整夜噩夢的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輕快靈動的手指掃**著內心的猶疑和沮喪。最後才是直抒胸臆的第一樂章。二、三、一,這樣的樂章順序才是他的心理療傷的情節劇本。俄羅斯民族的苦難深重,還有高壓鐵幕的壓抑,包括作曲家的朋友梅特涅所形容的,“每當第一下警鍾敲響,你就會感到整個俄羅斯躍然奮起”。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天的“默哀時刻”,人們會想到“拉二”的旋律,以此來緬懷衛國戰爭中犧牲的英靈。而在作曲家的內心,無外乎連陰天那樣的沉悶,或者就是厚厚的病曆,還有催眠療法中達爾醫生每天不懈的鼓勵,你能行,你一定能寫出協奏曲!那些沉重的和弦連接著的,都是他個人無奈而痛苦的往事回憶。簡單說,“拉二”於作曲家自己就是一次奇妙的化腐朽為神奇,就像作曲家自己說的那樣,那些旋律都是從心裏流出來的。長期以來苦惱,低迷,一旦這口惡氣出了心裏就敞亮了,情感徹底爆發。聽到那些低沉灰暗的音色、堅定而莊嚴緩慢的速度、發自內心的歌唱,對於壓抑已久的人來說,不過是產生了內在的模仿,碰巧需要一個心理釋放的出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