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燈塔的光:一個世紀的回聲

昨夜的巴赫

字體:16+-

淩晨兩點突然醒了。起身下意識地摸進聽音樂的那間鬥室,打開台燈,昏黃的光泄在地上,從架子上取出一張唱片塞進隨身聽,是巴赫的《平均律》,看一下封套,演奏者是費舍爾,老資格的瑞士鋼琴大師。

音樂這東西很奇妙,不像一幅畫、一部小說,需要安靜地端詳或者是閱讀,音樂是活潑潑的,琴聲一出,隻一句就把你的心迷了。尤其是獨奏,對於聽者來說,那是兩個人之間的會心,是生命的碰撞。無論哪個時代的作品,隻要對了心思,曆史的帷幔一下子就消失了。聽著聽著,感覺費舍爾已經離開,由巴赫接手繼續彈奏,暗夜之中,似乎老巴赫就在我的隔壁,聲息撲麵。

春寒料峭的3月,巴赫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

《辛德勒名單》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1943年3月13日。在波蘭克拉科夫猶太人區,納粹策劃了令人發指的大屠殺。在殺戮猶太人的場景中,小女孩的紅色上衣與黑白畫麵形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反差,她蹣跚地躲進街邊的店鋪,轉眼間卻出現在運屍車上。這個至關重要的轉接,顯示了斯皮爾伯格深邃的功力。這還沒有完,大師繼續引領著我們。當槍聲、劊子手的皮鞋踩踏樓梯聲、老人孩子的呻吟哭喊聲混成一片時,一個年輕的德國軍官竟然像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似的,在一個房間裏旁若無人地彈奏著巴赫《平均律》中的一首賦格曲,其間還有兩個德國兵探頭進來,一問一答地插話說,“巴赫”?“莫紮特”。無數窗口閃爍著的槍彈的火光,歡快的旋律、流暢的演奏一直伴隨著整個殺戮過程。這樣的刺痛讓人難以承受,如此優雅而又如此殘忍,這些納粹士兵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和道貌岸然的儀態踐踏著人道與人權,他們共同汙損著德意誌文化。

巴赫不能阻止什麽,他隻是在曆史的深處照見魔鬼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