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燈塔的光:一個世紀的回聲

從繁華到寂滅——華爾茲隨想

字體:16+-

1975年,我從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回到北京,先去東郊的通縣插隊,後來在某機械廠做一名工人。由於家遠,除去周末我都住在工廠宿舍。晚上,隔周一次的露天電影成了我和工友們的主要娛樂生活。大約是在1977年的冬天,一天傍晚,放電影的趙師傅對我說,今晚要放一個羅馬尼亞的新片子《齊普裏安·波隆貝斯庫》。電影講的是一個羅馬尼亞音樂家年輕的一生,音樂、愛情、自由無不讓人憧憬。很多年過去了,波隆貝斯庫和女友貝爾塔的淒美愛情、他站在海邊拉的那首哀怨的《敘事曲》,隨著故事的許多細節漸漸淡出記憶,唯有一個鏡頭:出獄後的波隆貝斯庫來到維也納,受邀參加上流社會的沙龍舞會。一個紳士模樣的人大聲報著樂曲的名字:“女士們先生們,下麵演奏約翰·施特勞斯的《美酒、女人與歌》。”也就是那個時候才知道有個施特勞斯。電影無疑打開了我們生活以外的另一個天地:筆挺的燕尾服,豔麗的女人,拖地旋轉的大裙子。圓舞曲(後來知道音譯的名字叫華爾茲),美酒,女人,曼妙笙歌……陌生又新鮮,大受刺激。美酒?我們隻喝過噎嗓子的土造兒白酒。女人?隻知道“大寨鐵姑娘”。銀幕上奢靡的貴族生活,對我和工友們來說真是天方夜譚。1977年還是個物質相當貧乏的年代,滿手油汙的工人隻能在食堂裏吃一角五分錢的菜,愛情體驗還是我們生活的盲區,花天酒地、盛裝的華爾茲舞會,在我青春的記憶裏被結實地貼上了資產階級的標簽。三十多年過去,除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年度聆聽”,圓舞曲始終在我的視線之外。直到2005年參加央視直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我才弄明白“圓舞曲”的來龍去脈。

先跺腳然後轉個圈

華爾茲有記載的曆史至少也有四百年了。1580年,蒙田在德國南部的奧格斯堡就看到過這種舞蹈,“跳舞的人緊緊地抱住對方的身體,臉幾乎貼在了一起”。另外一位不知名的作家寫道,“這些充滿活力的農民舞者用過剩的能量踩在節奏上,舞步大而狂野,農民們故意跺著腳而開心”。1750年,也就是巴赫逝世那年前後,德國的蒂羅爾、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施蒂利亞三地的農民時興跳這種叫作“Walzer”的舞蹈,與此相仿的四三拍的鄉村舞蹈還有連德勒舞。勞作的空餘,酒酣耳熱,摟抱著喜歡的姑娘揮發一下多餘的精力,不用想就知道狡黠的農民那又憨又笨的樣子。農民恣意放肆的時候,上流社會還在跳著小步舞曲,帶著卷發,拘著步子,還得裝相,這樣的場麵電影裏常見。海頓和莫紮特的作品也有小步舞曲,交響曲的第三樂章往往就由小步舞曲構成。《莫紮特與狼幫》的英國作家伯吉斯特別推崇這種“有範兒”的舞蹈與奏鳴曲式的結合,他聽到的“是對一種特定的舞蹈形式的召喚”,“然而這些舞曲的樂章不是為舞者身體的參與而設置的,舞曲變成了一種關照的對象,有了一種象征性的功能”。其實貴族們是不管這些的,受約束的老套讓他們厭惡,早想換換口味了。18世紀中葉小步舞曲式微的時候,華爾茲就開始由鄉入城,進而大行其道。應該是從鄉村到城裏打工的男女仆役把華爾茲帶到了城裏,久而久之,貴族們覺得仆人跳的這個舞有意思,他們還和仆人一起跳。也許是為了給摟著仆人共舞找口實,他們說這是一種不分階級的民主的舞蹈,說穿了是老爺們的借口而已。和女仆一起雙雙起舞何樂不為,在太太那裏,打情罵俏也有了正當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