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生成——“第三極文化”論叢

中國視聽傳媒國際傳播的瓶頸與突破

字體:16+-

楊明品

中國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在這個偉大的曆史進程中,視聽傳媒作為文化傳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力軍,在國際傳播中承擔著重大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理解,這就是國際傳播的方針和綱領。

近年來,中國的視聽媒體在國際傳播方麵加大了推動力度、完善了方案策略,增強了實效,形成了一些基本做法,體現在四個方麵。

第一,實施重點工程,拓展國際市場。工作思路是:深耕“一帶一路”,鞏固非洲主流,開拓拉美市場,穩固周邊友鄰,提升對歐美的影響。實行了“三工程一項目”,即中非影視合作工程、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當代作品翻譯走出去工程和電視中國劇場項目。

“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紮實推進,加速成為中國廣播影視國際合作與傳播的主要陣地。2016年,中國影視內容產品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額占全年內容出口金額的11.4%;出口時長占全年出口總時長的29.5%。

中非影視合作工程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7年5月底,這項工程已將145部優秀影視節目譯製成7種語言,與46個非洲國家的58個主流媒體簽訂了92個合作協議。南非、科特迪瓦等過去隻進口西方節目的非洲影視大國,已開始購買中國影視節目。

實施“友鄰傳播”工程,鞏固周邊國家市場;實施“影視劇本土化語言譯配工程”,解決語言瓶頸問題,實現對象國本土語言傳播;電視中國劇場以專欄的形式促進了中國電視劇在部分國家播出的日常化。這些項目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傳播。

第二,建設國際傳播渠道平台,健全立體化傳播網絡。渠道平台是國際傳播的基礎性資源。近年來我國的廣播影視視重點打造渠道平台,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一是打造國際傳播旗艦媒體。2016年年底,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正式開播,形成了包括6個電視頻道、3個海外分台、1個視頻通訊社和新媒體集群的全球電視網。中、英、法、西、俄、阿和英語紀錄等7個國際頻道已進入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二是加強長城平台建設,通過直播衛星電視係統、有線電視網、IP電視係統及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等方式進入海外用戶家庭。三是開設海外中國頻道欄目。央視國際電視總公司與境外電視機構合作,開播海外本土化中國節目頻道和時段,打造“ChinaHour”海外時段品牌和“Hi+國家!”海外頻道品牌,建立全球聯播網絡。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眾多國家廣播電視機構合作,建立廣播電視聯合播出平台,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四是打造移動新媒體平台。央視上線多功能海外移動新聞網,進一步提升對外報道能力。國際台打造ChinaNews、ChinaRadio、ChinaTV三個移動端新媒體產品,實現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國際傳播。五是拓展國際社交媒體傳播。央視網在Facebook、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平台建立並運管CCTV係列、熊貓頻道係列共31個賬號,涵蓋中、英、阿、西、法、俄、韓等主要語種,覆蓋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台用43種語言在境外社交平台注冊113個賬號,粉絲數達4300萬,英語、泰語等12種語言的境外社交媒體賬號粉絲數超過百萬。湖南台等地方廣電機構及部分影視企業也紛紛在Facebook、YouTube開設賬戶,取得良好成效。一些商業網站的內容也借用這些國際化的社交媒體推廣自己的業務和節目。國際視通視頻新聞發稿體係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主流電視台/頻道及網絡平台,日均多語種發稿達到125條,視頻素材發布量日均75條,高清視頻發稿比例已占6成。七是積極參加和利用各種國際性節目展,打造中國聯合展台品牌。2004年以來,總局已連續48次組織國內影視機構以“中國聯合展台”整體形象參與國際影視節展,打造中國影視海外營銷重要品牌。2017年“中國聯合展台”增加至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