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生成——“第三極文化”論叢

跨文化傳播中的信念溝問題

字體:16+-

張洪忠

一、信念溝是影響跨文化效果的一個關鍵

美國學者D.B.Hindman於2009年提出了“信念溝”的概念,用來描述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在同一問題上存在的信念差異。Hindman指出,人們的意識形態差異是導致“信念溝”產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全球氣候變暖”現象雖然已被科學家證實,但是在美國社會政治環境兩極化的氛圍下,保守派人士傾向否定這一現象的存在,並懷疑媒體對這一話題的報道有誇大事實之嫌。Hindman認為廣受大家追捧的“知識溝”理論已不能解釋這種信念差異:雖然教育程度差異會造成受眾具備的“知識”不均等,但相比之下,意識形態(ideology)上的不同才是導致“信念溝”產生的主要原因,這二者的聯係會隨大眾媒體的介入和時間的推移而被強化。

後續對“信念溝”理論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對具有政治話題,如“禁欲式性教育”“醫療改革”或者“伊拉克戰爭”,或是科學命題,如“植物根莖細胞研究”“人類進化”,再或是“奧巴馬總統是否出生在美國”這樣的八卦消息,民眾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念溝”。

具體對於跨文化傳播來說,信念溝的影響是一個首要的因素。同樣的一個文化產品,有人追捧、有人抵製的重要原因就是信念溝差異造成的。所以,跨文化傳播中隻有跨越信念溝才能產生好的溝通。

二、媒體是影響信念溝的一個重要因素

信念溝相關主要因素有:意識形態、黨派性、社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和媒體使用。其中媒體使用是一個重要的動態影響因素,也就是說意識形態等相對比較固定,而媒體使用的不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信念溝。

信念溝是形成“受眾分化”與“信息窄化”的顯著因素。如民眾的環保信念會影響他們在媒體上接觸相關信息的頻率和關注程度,同時這些信念還影響著他們以何種方式從事環保活動。也就是說,信念溝會影響民眾的媒介選擇,進而進一步影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