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白樂桑
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法國漢語教育史和中國影響力,簡單一點就能闡明所謂走出去的關鍵在於引進來、在於接受。
大家都知道中法關係源遠流長,中法兩國之間互相情有獨鍾,兩國有著特殊的外交關係。自從路易十四時代以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具有獨特性。那麽,中法文化的親密交融是由哪些背景和條件產生的?這個是值得探討的研究。結合自身經曆,我今天簡單從曆史、政治、意識形態、思想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麵,辯證地介紹分析中法文化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探討語言與民族特征之間的關係。
比路易十四更早,聖路易派遣親信了解中國,試圖建立一些交往。重要的裏程碑是路易十四向中國派出學者和傳教士,帶來三十箱科學儀器,傳教士因為臨時發現康熙得了瘧疾,還貢獻藥物給他。除此之外,傳教士參與繪製了中國曆史上的首張全國地圖。來到中國的法國學者和傳教士大部分精通漢語,親自參與翻譯四書五經,一般翻譯成拉丁文。法語和拉丁文一樣,也是曆史上整個歐洲最早的文學語言,經過當時的一套語言政策奠定了法語為官方語言,所以歐洲最早的文學語言就是法語。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建立中法兩國文化角度互相認可的一個基礎。
法國也是一個重要的農業大國,法國大革命前夕甚至形成了一種流派——重農主義。戴高樂有一句名言“怎樣能治理一個有246種奶酪的國家”,他的意思是以法國重美食的例子來說明法國是比較多元的國家。如果從漢語教育史的角度探討我們今天的問題,會發現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法國在漢語方麵一直領跑,原因是什麽?有一位法國傳教士最早以比較理性的頭腦、比較科學的頭腦分析漢語,在他之前有一些意大利、葡萄牙傳教士也接觸過漢語,可是他們是把拉丁語的範疇套用在漢語身上。所以為什麽一個法國傳教士在這方麵不同呢?這是因為法國非常流行語言哲學,這個語言哲學在當時比較先進、比較理性,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馬若瑟神父對漢語有比較理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