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國文化形象在德國的自塑與他塑——從2006—2014年的德國出版看中國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改變
曹娟
過去數百年裏,德國表述中國的話語模式,常常是一種從自身出發、觀看中國的模式,是“我眼中的你”,而不是“真實的你”,是德國文化投射的一種對他國文化的幻想。自《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流行以來,中國就無可避免地成為西方所鍾愛的幻想對象,西方作品中的中國,常常充滿東方異域風情。過去數百年裏,德國文學作品裏表述中國的模式,大都遵循這種幻想模式。而這種幻想,常常是德國文化對他國文化的幻想,容易讓中國形象“失實”;這類話語模式,容易充滿**與美化,但卻是西方文明“一種自我否定與對外肯定的心理傾向”[1]的表現。康德曾將中國稱為世界上最為文明的國度,萊布尼茨認為中國應該獲得世界上最傑出民族之“金蘋果”,歌德通過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譯本,產生了深厚的中國情結,聲稱“那裏一切都比我們這裏更明朗、更純潔,也更合乎道德”[2]。17—18世紀,歐洲的公爵王侯對中國藝術品狂熱膜拜,不惜為此傾家**產。
描述這種存在於渴求與幻想中的中國,人們傾向於采用一種過於美化、偏向極端的模式,雖然失實,數百年延綿下來,卻早已成為西方看待中國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即使到了21世紀,這種模式也未曾完全消散。物極必反,過於美化,就可能出現過於醜化,於是就產生了另一個極端:醜化中國。這一轉變尤其出現於18世紀末,一方麵是15世紀起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大大縮小了各國之間的感覺距離,西方人開始真正觀察實際中的中國,發現中國並不如想象中那麽美好,幻想破滅,美化頌揚則轉變成了鄙夷;而工業化讓西方列強感到自己更加進步,為了給自己的擴張掠奪行為進行道德辯護,更加宣傳自身文化的先進性,鄙夷中國文化的落後,加深了對中國的醜化。但同時也必須承認,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有人試著從客觀角度觀察中國,如德國著名的漢學家衛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