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歆迪
作為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等中外多家知名電影公司聯合出品的高概念、大製作影片,《長城》自2014年3月被傳出將由張藝謀執導而正式為國人所關注;從2015年年初公布影片陣容至2016年12月16日在中國上映,再到2017年2月17日在美國上映,《長城》持續吸引了中外媒體與各類型、各渠道影評人的目光。盡管《長城》的票房指向了商業上的失利[1],但圍繞影片層出不窮的討論——無論是一句“張藝謀已死”引來的樂視公司律師函,還是在美國大選塵埃初定之際《長城》卷入“白人至上主義”的“政治錯誤”中——都意味著《長城》在高話題性上取得的成功,同時再一次證明了國人對“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期待與當下中國電影產業現狀之間的不對等、不平衡。時至今日,關於《長城》甚囂的言論日趨平靜,此時梳理不同國家、不同類別的電影評論對《長城》的關注點與態度之異同,或許能使我們自紛繁的言語碎片中一窺《長城》得失症結。
一、從不同關注到不同期待
在針對《長城》的眾多評論中可以看到,觀眾評分和網絡影評、中國評論和以美國觀眾為主的英語國家評論之間都有著較大區別;這些區別在一定程度上來自於各國觀眾和影評人對《長城》的期待與評價體係的不同,從而導致評價層級的雜糅。
截至2017年10月,《長城》在IMDb上的評分為6.0/10,超過83400人參加了評分;“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網站上195份評論的評分為4.9/10,將近2萬3千名觀眾評分為3.1/5;在“時光網”上的評分為7.0/10,撰寫微影評人數超過9100人;“豆瓣”將近23萬用戶評分總體呈現為4.9/10,“貓眼”88.9萬用戶評分為8.4/10,而專業評分“暫無”。可以看到,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在以評分為依托的大眾性網絡影評方麵,《長城》的評價尚可,且評分略高於自發的網絡影評人對影片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