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生成——“第三極文化”論叢

中國影像文化全球影響力生成的換位思考——基於中國大陸送展奧斯卡影片文化表達失敗的案例反思

字體:16+-

石嵩

《滾蛋吧!腫瘤君》機緣巧合地搭上了代表中國大陸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末班車。一提到這部影片,浮現在國內觀眾腦海的應該是——勵誌抗癌、誇張幽默、笑中有淚、引人深思——這樣幾個關鍵詞。如此的感受就如影片聯合出品人張維重第一次讀到漫畫版《腫瘤君》時的感受一般:“它的確打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我也就此相信它有能力去打動別人內心同樣的地方……我被感動了,我認為這樣的感動會延伸到大量有相似經曆的普通觀眾。”[1]而本片編劇袁媛基於這種原初的感動,對原有故事題材進行加工改編,潤色故事人物,將喜劇元素穿插進悲劇的故事情節中,盡可能使觀眾在悲喜交加的狀態中實現豐滿立體的觀影體驗,她指出,“大部分人一看到這種絕症題材、內容的影片,包括我在內都會往主旋律、悲情劇那些固有思維上理解,用自己固有的模式來給這部影片解析一個整體感受,這樣悲劇元素就不難在影片中呈現。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會發現裏麵有一些喜劇元素,那這種模式本身就很特別,容易吸引觀眾”[2]。具有話題性的IP素材,網絡積聚的較高人氣指數,編劇的成功劇本改編,再加上男女影星吳彥祖和白百何的強大粉絲號召力和他們的傾情演繹,使這部影片成為暑期檔票房與口碑雙贏的一部國產影片,甚至有學者認為《滾蛋吧!腫瘤君》是“小妞電影的新擴展”[3];顛覆了之前繁縟俗套的青春片類型,感受到了“還有一種青春不僅清新,而且剛健;還有一種生命觀,叫向死而生”[4]。

《滾蛋吧!腫瘤君》國內票房喜人,媒體輿論點讚,又得好運相助參選奧斯卡。這一切的順風順水,能否助推影片衝擊奧斯卡的進程一帆風順呢?回答這一問題,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牆內芬芳四溢牆外也會萬裏飄香,而是要將影片置於大的世界電影的範疇去討論,尤其是要將它置於英語世界、北美文化圈的接受視域之中換位思考。畢竟“影像表達通常比較多義,方向往往是可以被利用的,在一個國家的人們看來是正麵的影像,可能在另一個國家人們的眼裏就有一定的負麵性。也正因為影像語言不像文字那樣需要翻譯,因此國際影像理解偏差很大”[5]。且先不論影片的藝術品質高下,拍攝手法如何,單論影片中所承載的特色文化符號及對當前中國社會生活的呈現方式,就攜帶了許多中西文化差異的基因,嚴重者將會導致跨文化交際休克,並直接影響影片主題表達的效果,引起西方觀眾的誤讀誤解,甚至對影片中北京形象乃至中國形象的建構產生負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