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民營電影發展態勢研究

二、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策略與路徑

字體:16+-

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及其實現的關鍵,是如何實現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它包括對內通過華語電影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中國商業類型電影;對外采取區域化市場開拓的方式,針對不同區域的特性製訂不同的競爭對策。電影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力,有力地證明了電影在時代文化複興與文化建設中的位置。

近年來,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作為我國文化發展戰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我國文化建設戰略重點的背景之下,不少論者都將目光聚焦於電影這一最具國際化性質的產業門類,於是湧現出了諸多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工程解方程的課題。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亦中主持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重點項目“中國電影‘走出去’路徑與策略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梳理了中外電影交流跨世紀的進程,考證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動因與文化心態,並對中國電影在海外的能見度做出解析,認為要積極應對“文化折扣”,最後提出了三條路徑“分步走”:文藝片挺進國際電影節;重點輻射亞洲地區;商業大片硬碰硬“與狼共舞”。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李懷亮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際傳媒秩序重構與中國傳媒業發展戰略”等課題,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國電影“走出去”工程仍麵臨整體帶動性不足、觀念陳舊等問題,需要做好企業培育、國際市場調研、電影配音、人才培養、拓寬和選擇合適的發行渠道及建立品牌、開發電影產業鏈六個方麵的工作。由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影視文化戰略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認為,提高中國電影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是要辯證地處理好民族性與世界性、傳統與現代、以我為主與市場適應的關係;適當的妥協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前提,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來;文化輸出必須遵循軟實力的柔性規律。由上海大學教授聶偉主持的上海市社科規劃課題“基於產業集聚與文化交往的電影競合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中提出“泛亞洲電影共同體”的建構策略,立足海外華裔社群,將視點從好萊塢轉向亞洲市場,重點培育區域產業文化鏈,通過跨國/跨區域競爭合作,提升中國電影產業實力。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凡主持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中外合拍片與中國電影全球化戰略”,在前期研究成果中認為,麵對以“融合”和“對話”為特征的新的曆史階段,中外合拍片不僅是一個中國文化輸出的平台,一個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主要渠道,一個用“借船出海”的思路打造中國電影產業實力的跳板,還是一個力圖與全球主流電影市場和全球主流電影觀眾價值觀相融合的“行業事實”。上述觀點和成果,不僅在文獻研究、文本研究、曆史研究、市場調研方麵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而且在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雙重維度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啟示。但探討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的策略與路徑,並就如何真正實現中國電影,特別是商業類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提出看法,仍然需要做進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