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中國民營電影發展態勢研究

二、試水: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的前奏

字體:16+-

學界一般認為,真正觸動原有電影發行體製全麵改革的事件是1993年公認的三個權威性文件的發布。1993年1月,以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的3號文件《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製改革的若幹意見》為標誌,強調電影的市場觀念和效率,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理順製片、發行、放映之間的經濟關係,中國電影業在真正意義上進行的改革終於拉開了厚重的帷幕。鄧小平南行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確立了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計劃經濟的僵化模式一夜之間宣告坍塌,姓“資”還是姓“社”不再成為困惑大家的重要問題。1994年8月1日,廣電部電影局跟進發出第348號文件,即《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製改革的通知》,決定自1995年1月1日起電影製片廠生產及中影公司進口的影片一經國家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並頒發準映證,則擁有影片(著作權)發行權的單位有權向北京等21個省市(11個老少邊窮省區除外)發行,基於市場條件下電影製作、審查、發行、放映的新的架構正式確立。而1995年《關於改革故事影片攝製管理工作的規定》(廣發影字〔1995〕001號文件),則明確了除原來國務院批準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製片廠外,無權獨立拍片的各省、區、市國有電影製片廠也有拍片權,同時,任何社會法人組織隻要投資額占到70%以上,即可與製片廠共同署名“聯合攝製” 影片。此舉大大拓展了製片廠拍片的籌資渠道,調動了社會各界投資拍片的積極性,也為一些有誌投身電影製片業的人才提供了天地。[1]此外,1996年7月1日,國務院令200號《電影管理條例》的開始實施,也標誌著在市場條件下不斷摸索的電影管理政策在一個新的層次上得到了鞏固,電影管理開始規範並逐步向法製化方向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