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線製帶來的新生機
2002年,我國省(市)、地、縣及其相應電影公司的影片發行權被徹底收回。計劃經濟的標本——帶有行政機關特點的省(市)、地、縣電影發行公司的發行職能不複存在,這結束了區域行政壟斷的計劃經濟發行體製。[1]這場電影發行領域的革命,不僅打破了發行與放映之間的產業壁壘,改變了垂直層次的統購包銷模式,也從根本上解放了電影的生產力,為即將到來的院線製的生存培育了新鮮的土壤。院線製在組建初期,民營電影公司就躍躍欲試,積極響應市場號召,逐漸代替國有資本的實施主體地位,促進了電影產業的平穩起步。
就民營電影公司而言,製勝的根本途徑在於其資本能夠有效地參與到電影的產業鏈中,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成本、擴大規模。相對於製片和發行兩個環節,放映業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回報較為直觀、穩定,因此快速引來了大批業內公司的資本聚集。這些公司原本同時參與著影片的製片投資,具有一定的市場認知能力和品牌影響,在影院規模、影院選址等方麵的資本注入相對理性和成熟。針對城市本身的商業分布區域,影院投資投其所好,在人口密集的商業區興建新式影院。而所謂新式,是將原來單廳放映的影院紛紛裝修成舒適、豪華的多廳放映,窗口售票改為計算機櫃台式的售票,觀眾的觀影活動也從電影消費悄然轉向了影院消費。
其實在當前的文化語境下,“看電影”這一行為早已被負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越來越多的電影觀眾已經不再滿足單一的電影內容的娛樂性消費,而是顯示出時尚購物、潮流社交的綜合需求與趨向。根據城市規模和地段的差異,一個多廳影院的投資額從500萬元到3000萬元不等,而院線製改革政策的啟動和整體數字技術的普及,將影院投資的技術門檻逐步降低,眾多民營公司意識到影院建設市場的巨大潛力,一時間36條院線聚攏而至,形成了一支比較健康、公平並且自由競爭的隊伍,這些院線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有著幾百億資產的行業大軍,不斷經曆著複雜的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