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製,電影也成為國家“主辦”的一項事業,其產業屬性與功能始終未能得到充分釋放。即使在改革開放後的一個相當長時間內,人們對電影的認識仍未有大的突破,電影的產業化發展也依然關隘重重、步履維艱。這一局麵直到近十多年才逐步得以改變。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提速,非公有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高,民營電影企業的處境也得以相應改善。2002年1月施行的《電影管理條例》,在降低準入門檻和培育市場競爭主體方麵,為民營資本進入電影行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1],眾多業內外民營資本的大舉投入,激活了曾經一度低迷的電影產業。而電影的發行、放映作為一度深深製約中國電影發展的產業環節,其日益凸顯的產業龍頭地位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當前,我國的電影產品還沒有建立起一套係統化的指標評估體係,而“影院項目則可以量化為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人流等具體指標,風險具有可控性”[2],而且在電影產業的各個環節中,電影院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也正因如此,21世紀以來,大量民營資本不斷湧向這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院線製改革”以疾風驟雨之勢席卷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從打破傳統行政區劃壁壘,到以資本為紐帶的跨省市聯通經營,再到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梯度拓展,在民營資本驅動下,中國院線製改革初現成效。民營資本介入與院線製改革的密切關聯及其成功經驗,為人們深刻認識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未來走向,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1] 關於民營資本,目前尚未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根據資金來源以及投資主體資本屬性的不同,將投資影院的資金分為四大類:政府資金,房地產及其他行業獎金,電影行業相關資金,貸款、風投、債券等金融資本。其中,電影相關行業資金又包括國有資金、民營資金等四類。概言之,民營資金、民營房地產及其他民營行業資金、民營金融資本,都可納入民營資本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