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發行、放映組成了一條完整的電影產業鏈,隨著國家大的經濟環境的發展,早期三個環節各自為政的封閉狀態限製了電影業的發展。1993年拉開了電影行業改革的序幕,製片業率先向民營資本開放。據統計,當年故事片的投資來源分別是:利用製片廠自有資金拍攝影片14部(占9.3%),與境外資本合拍影片56部(占37%),通過社會集資完成影片81部(占53.7%)[1],以社會集資的方式籌集民間資本成為當時拍攝電影主要的融資方式。此時沒有獨立出品權的民營電影企業隻能靠向有出品權的電影製片廠投資,而且比例須達70%以上才能獲得“聯合攝製”的署名權。《毛澤東、尼克鬆在1972》攝製組曾在1996年第6期《中國電影市場》上撰文,為該片吸引社會資本列出了如下優惠條件:其一,投資、融資者視所投資金金額大小而享有應有的股份和不同規格的影片製片與投資署名權,及與出品單位北京電影製片廠共同擁有的發行權;其二,“聯合攝製”單位與本片出品單位北京電影製片廠一起在字幕及該片所有宣傳品上並列署名“聯合攝製”;其三,“聯合攝製”單位法人代表在字幕上署名“總監製人”,並與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一起作為主席主持該片所有新聞發布會、開鏡儀式、中外明星見麵會及海內外主要的首映活動;其四,“聯合攝製”單位在該片的海內外發行中英文畫冊上可刊登一頁廣告。雖然這還是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麵”的運作狀態,但攝製影片需要更多的投資,吸收更多的民營資本,而麵對諸多在媒體、觀眾中曝光的機會,民營資本當然不會不為之心動。
在製片業廣納民營資本的同時,製片、發行、放映之間的壁壘也隨之弱化。原本中影公司統購統銷的模式已不能滿足開放的市場需求,發行、放映環節開始逐步融入民營資本。1995年大洋影業打破了按地區發行影片的方式,以260萬買下《紅粉》的全國發行權,開啟了國產影片分賬發行的先河。[2]依托民營企業思維活躍的特點,《紅粉》率先采用了演員與觀眾見麵的方式搞宣傳,對影片票房形成了保證。按當時35%的分賬比例,大洋影業從中受益匪淺。但這種成功並未持續太久,對電影總體運作方麵的不專業使得大洋影業投資4000萬元的《秦頌》以失敗告終。市場對民營電影公司專門化的願望愈加強烈。北大華億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新畫麵影業公司、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民營電影公司相繼成立,為民營電影運作搭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投融資平台。“靈活的發行機製、多樣的營銷手段”[3],使這些公司投資拍攝發行的影片力爭技術性、思想性、藝術性與商業性的統一。華誼公司負責發行的《荊軻刺秦王》(1999年)贏得當年戛納電影節的最高技術大獎。《鬼子來了》(2000年)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及2002年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此外《有話好好說》(1997)、《說出你的秘密》(1999)等影片都是這幾家民營電影公司早期通過製片或發行進行投資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