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已經突出地強調了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報告中提出:“我國要在新世紀激烈的各項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在壯大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加強國防競爭力的同時,使國家文化軟實力有一個大的提高。”2009年9月,國務院出台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係,實現跨越式發展等多方麵的工作要點。[1]這一係列的舉措,無一不推動著電影產業化的全麵升級,電影的製作發行行業都因此獲益甚多。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電影行業,而大多數從業者所拍攝或製作發行的都是中小成本影片。中國電影的融資能力大大提升,不隻是民營資本,海外資金也源源不斷地進入電影市場。同時,製作發行、廣告投入、個人融資與政府出資、電影基金讚助等也成為電影資金的主要來源。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資本的增值,絕大部分的資金都希望投給大製作的電影,以獲得最大的利潤。資金投入的不足在這些年來一直是中小成本電影發展的一大瓶頸。雖然國有電影公司、民營電影公司都有針對中小成本電影進行的投資,但往往數額有限,且沒有受到足夠重視。投入資金的另一個來源是亞洲的各大電影節,如東京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影展、台灣金馬影展及韓國釜山影展等電影基金的某些支持計劃。另外一些獨立項目也是電影人獲取資金的重要平台,如《瘋狂的石頭》便是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的產物。
民營電影公司中以發行起家的博納電影公司,成立十餘年來,在成功發行《我的兄弟姐妹》、《赤壁》、《無間道Ⅲ》、《十月圍城》等大片的同時,也瞄準時機、找準合適檔期將600萬元投資的小製作影片《十全九美》成功發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超過5000萬元的票房。不少民營電影公司做到了對製作、發行、放映三個環節的全麵涉及與參與。繼投資《美人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等影片後,博納電影公司的投資規模逐漸擴大,除製片、發行外,其還在北京朝陽區的商業中心地帶擁有了一個大型商場,兼營電影院。而華誼兄弟影業在製作電影並發行的同時,也有了自己經營的電影院,新業務不斷拓展。這種打通電影各領域的經營模式,給電影業的發展帶來了多維的向度。民營資本與其他各種資本展開合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紛紛上市,外國資本也在擴大投入,這些變化給國產電影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尤其是確保了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放映場次。這也展現出民營電影公司越做越大、多維兼顧、院線差異化的發展趨向。而這無疑對完善電影的產業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