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呈現出嶄新的麵貌。2002年2月,國務院通過並開始實施《電影管理條例》,從法律上肯定了民營資本進入電影業的合理與合法。“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及個人以資助、投資形式參與攝製電影片。”同時《電影管理條例》降低了電影製片的門檻,民營資本開始融入電影的製片、發行、放映各個環節,逐漸與國有電影企業合作、交融並走向雙贏。在相關政策的支持和促進下,“2002年,民營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投資電影的比例已達到了整個影視製作產業的三分之一”[1]。2003年,共出品影片197部,其中民營影視公司投資的就有60部。民營電影企業在政策的推動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並日益顯示出其在中國電影產業中的重要地位。隨著2002年北京新畫麵影業有限公司與香港的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精英娛樂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英雄》橫空出世,中國電影市場正式進入大片時代。賀歲檔、暑期檔等檔期成為各家電影公司爭相搶奪的時段。然而,大片畢竟是少數,占中國電影大部分數量的仍然是中小成本電影。而中小成本電影在話題上無法如大片般吸引觀眾的眼球,電影昂貴的票價也很難讓觀眾形成一個健康良性的去電影院觀影的習慣。國產大片每年相互競爭已經慘烈不堪,中小成本電影如何在這樣殘酷的生存空間中求得溫飽,已然成為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更遑論幾百部電影中有真正好的藝術質量的並不多,而大部分影片我們甚至無從觀看。中小成本電影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尷尬的境地,其如何突破大片獨霸市場的局麵,不斷顯示民營電影創作的創新路徑與多維向度,是本章研究的重點。
[1] 陸紹陽:《中國民營影視企業現狀考察及未來經營策略研究》,見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民營影視企業現狀與發展》,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