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人卻不一定都是成功者,這說明,智商的高低並不能決定成就的大小。原因在哪裏呢?對此,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1981年,他們挑選了伊利諾伊州某中學81位畢業演說代表,這些人的平均智商在全校是最高的。隨後的跟蹤研究發現,這些學生畢業後進入大學,學習期間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到30多歲時卻表現平平。從中學畢業算起,10年後,隻有1/4的人在本行業中達到同齡段的最高水平,很多人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同齡人。波士頓學院凱倫·阿諾(Karen Arnold)教授參與了此項研究,他針對這一調查結果指出:“麵對一位畢業演說代表,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考試成績不錯,而對一位高智商者,你所知道的也就是,他在回答某些心理學家所編製的智力測驗題時成績不錯,但我們無法準確地預測他未來的成就。”
這項研究的結果給我們的啟示在於,既然分數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麽重要,那麽過分追求學生的分數顯然並不可取。長期以來,人們都將智商視為人生成敗的決定因素,並把它作為衡量個人能力的主要指標。可是,通過對智商的研究,人們發現,有相當多的人智商並不低,甚至很高,但卻似乎總是懷才不遇,一事無成;而有的人的智商不是很高,人生道路卻是春風得意,功成名就。這就說明,智商並非職業成功的唯一條件。那麽除了智商,是什麽在影響著我們的成功之路呢?大量的事實證明,是情商。
一、什麽是情商
(一)情商的由來
1990年,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薩洛維(Peter Salovey)和新罕布什爾大學教授約翰·梅耶(John Mayer)最早提出了“情感智商”這一術語。情商的提出既是對傳統智商(IQ)理論的挑戰,也是對“聰明”和“人才”全新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