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第一節 大學生就業形勢

字體:16+-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一)畢業生成為社會就業崗位的主要競爭者

近年來,我國畢業生一直麵臨著三峰疊加的就業局麵,即畢業生數量、農村向城鎮轉移勞動力數量、社會下崗失業人員數量的高峰疊聚。社會就業崗位數量增長遠趕不上就業規模的增長速度,就業市場供需矛盾突出。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全國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加上1400萬下崗失業人員,每年需要安排就業人員2400萬人,而社會新增就業崗位約900萬,每年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缺口為1300萬人到1400萬人左右。2007年起,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占當年新增加的就業崗位數的55%,超過社會新增就業崗位的半數,而且比重逐年增加,逐漸成為社會新增崗位的主要競爭者。

(二)畢業生就業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

自2002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已經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也從精英化向大眾化就業轉變,即高校畢業生原先隻是在傳統的金字塔形分布的靠近高端精英層麵的社會崗位就業,現在更多的畢業生在更為大眾化的相對低的崗位層麵就業,出現就業的崗位層麵擴大、下移和分化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是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更是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必然,是新科技、新行業、新職位不斷出現進而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結果。

(三)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存在

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從發展規模還是培養質量上看,都存在較大差距,但大學生仍然是我國勞動力資源中的寶貴部分。然而我國大學生就業卻出現了很嚴峻的局麵。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畢業生失業,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崗位空缺與大量尋找工作的失業者並存的“結構性失業”現象。最典型的大學生“就業難”與“技工荒”並存的現象,反映了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一些大學生求職麵臨一定困難,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崗位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出現“有人沒事幹,有事沒人幹”的現象。這種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