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涉及社會、家庭、學校及學生自身等多個方麵,所以心理健康的維護和促進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為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一、形成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氛圍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形成和維護健康心理,不僅關係到大學生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還關係到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將這項工作提到足夠的高度和位置。社會層麵要逐步平抑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環境資源矛盾等社會環境的無序性,減少由此導致的消極心理和心理問題。學校層麵要建立相應心理機構,開設相應的教學課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常態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家庭要積極調整家庭結構、功能和家庭氛圍,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要主動調整自身狀態以適應社會需求。這種多方參與、各司其職、積極配合、互為補充的良好互動態勢對心理健康工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學校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活動之一,它是結合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的,目的是讓大學生群體樹立心理健康觀念,並利用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和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毫無疑問,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心理康複非常重要,但這類人群畢竟隻占少數,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占絕大多數的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悅納自我、規劃自我、發展自我,使他們能積極麵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最大限度調動和發掘自己的潛能。
(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