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群體的自殺現狀[1]
自殺是故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自殺可分為自殺意念、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三種類型。自殺意念是指有尋死的想法但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自殺未遂是采取了有意毀滅自我的行動但沒有導致死亡的結果;自殺死亡指采取了有意毀滅自我的行動並導致死亡。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近百萬人死於自殺,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而自殺未遂者的比例是其20倍。在過去的45年,全球的自殺率增長了60%,自殺問題日益嚴重。一般認為,自殺率最高的是男性老年人,但現今青少年已經處於自殺的高危人群的行列。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調查顯示,我國現在每兩分鍾就有1人自殺死亡、8人自殺未遂,我國的自殺率為23/10萬,我國高校自殺率則為2/10萬。雖然,大學生自殺的人數相對較少,但是社會的關注程度決定了其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巨大的,不可等閑視之。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
二、大學生自殺的原因
導致大學生自殺的原因很多,概括地說,可以分為社會與個體因素兩個方麵。
(一)社會因素
1.社會不適應
人活著就是適應的過程,適者生存。但是,生活環境的變化是很快的,很多大學生來到新的環境,麵對新的人際關係,甚至“背井離鄉”,出現了“水土不服”。當出現對社會生活環境的適應不良時,有些人努力改變自己,重建被現實排斥的自我;有些人則可能陷入理想與現實矛盾衝突的苦惱之中,甚至想逃避這種衝突。
2.競爭與比較中的失落
學習成績的競爭是大學生麵臨的最大競爭。經過千軍萬馬的高考“搏殺”之後擠過“獨木橋”的優勝者,無疑是“各路高手”。這些“高手”個個都有一定的實力,而且大多是血氣方剛、不甘認輸。然而競爭總有勝負,在“高手”如林的大學裏也不例外。結果,在這種充滿競爭的大學校園中,多數人失去了中學時代令人羨慕的優勢,而成為很一般的學生;少數學生雖經“苦苦掙紮”卻最終隻得充當大學裏的“後進生”,由昔日的榮譽巔峰掉進不被人注意的低穀。這種變化,對一直以來都處於優越感中的大學生所產生的心理衝擊是很大的。能力的競爭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大學階段,除學習的競爭外,大學生在社交、文體等方麵的能力和知識麵也表現得非常具有競爭力。同學們來自四麵八方,各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所受到的訓練也不同。有些同學能歌善舞,具有較強的社會工作能力和交際能力,於是在同學中脫穎而出,備受大家的關注;有些同學則表現得平平庸庸;有些同學原以為隻要學習成績好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過去沒有注意其他方麵的訓練,沒想到上大學後不僅學習成績沒比別人好,麵且毫無待人處世的經驗,因而在同學麵前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有的人便從此陷入自卑,一蹶不振,整日鬱鬱寡歡,自我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