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正在騰飛的中國對於城市雕塑熱突然加起溫來了,隨著或平地拔起或舊貌變新的城區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城市雕塑這一在中國人本來沒有傳統的藝術獲得了諸多城市執政者特別的青睞,在中國諸多藝術中本為弱項的雕塑一躍而成為熱門。然而毋庸諱言,我們對於城市雕塑無論在觀念上還是藝術上準備都是不足的,過去的一年發生過好幾樁有關城市雕塑的事件,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細看這些爭議的來龍去脈,發現其背後竟潛藏著為人所忽視的幾重美學“魔咒”。
第一重“魔咒”:符號的所指與能指
按照符號美學的理論,任何藝術均是符號。而符號均有其意義在。這意義,一般分為兩層:所指與能指。所指即藝術家創作時原有的意圖,也就是藝術家試圖向他的受眾訴說些什麽。關於這一點,一般來說,它要求盡量清晰而不希望存在著模糊。能指則是受眾從他的作品所能體會到的內容。這方麵它希望不那麽確定,而有幾分模糊;不那麽單一,而能更為豐富;不那麽局限,而能通向無限。所指與能指的聯係與對立,構成藝術審美中實與虛的張力。一方麵實指引虛,製約虛,規範虛;另一方麵,虛則自由地擴大實,豐富實,突破實。藝術美就產生在這實與虛的既靈活多變又有原則可尋的關係之中。所指與能指哪一方麵的欠缺都會帶來藝術審美的失誤,甚至重大遺憾。這不能不說是藝術審美的一重“魔咒”。
去年江蘇南京江寧新建了一座博物館,其中一個名為“嶽飛與秦檜”的展區陳列了一座秦檜的坐像。平心而論,形象猥瑣,談不上是在歌頌秦檜,然而,立像一經展出,輿論立刻大嘩,公眾嚴重不滿,說是給秦檜翻案了。為什麽會是這樣呢?
原來,三年前也有一位藝術家做了一個秦檜雕像,為立像,命名為《跪了492年,我想起來歇歇了》,當年就引起巨大的爭議。此座雕像做得如何且不說它,具有最大刺激性的是這一名稱,相當於藝術家的宣言。關鍵詞有兩個:“跪”和“起來”。聯係具體雕塑,是秦檜塑像的兩種造型:一為跪姿,一為立姿。眾所周知,跪姿就是杭州嶽飛墳前的秦檜造型,而立姿就是這位藝術家為秦檜設計的新造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