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指頭陀是中國近代著名僧人。晚清鹹豐元年即1851年,他出生湖南湘潭一戶農家。由於家境貧寒,他自幼並沒有正式上學讀過書,然而憑自學,憑聰明,憑勤奮,成就了中國近代極其罕見的詩僧。他的詩作獲得中國近代諸多名士如王湘綺、楊度、陳三立、楊樹達等高度讚賞。八指頭陀圓寂後,楊度還親自主持其詩集的編選、出版諸事宜。他生前出版《嚼梅吟》詩集,有人評價為“絕去塵俗,天然為真門妙諦”,就總體品格來說,這個評價是恰當的。但是,八指頭陀畢竟生活在世俗社會中,而且他所處的是中國封建社會行將消亡的時代,空前未有的內憂外患,各種明裏和暗裏的政治勢力較量,使得這個社會充滿著血腥和苦難。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八指頭陀實際上不可能超然物外。他詩中超塵絕俗的況味,隻不過是內心深處極度苦悶的自我慰藉。他深知,自己做不了掀天揭地的偉業,但這個渾濁的社會中,他必須要保留一份潔白,不隻是出家人的潔白,還有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的潔白。
八指頭陀詩中較多地寫到梅花,他也深愛梅花。從某種意義上講,梅花詩即是他人格的自白。梅是中國詩歌的傳統題材,曆代的詩歌中均有詠梅的佳作。盡管如此,八指頭陀的詠梅詩自有他特殊的地位。根本的在於他的詠梅詩有他獨自的情感體驗,獨自的境界,因而也就自成一格。
一
梅姿如何寫?這是首要問題,它涉及梅花的基本品格。八指頭陀寫梅姿著重寫三種姿態:
橫斜:梅其實亦如其他樹木一樣,主幹是向上的,旁枝雖向外展開,總體趨勢也是向上的,這種形態由植物的向光性所決定。但是八指頭陀從不寫這種科學性的常態,他有意地忽略這種常態,而突出寫梅枝的一種非常態——橫斜態。他在《贈樊雲門方伯四絕句》:“洞壑高寒是我家,閉門獨自詠梅花。淡煙殘月橫斜態,爭敵羅浮萬煙霞?”[1]此種寫法,不始自八指頭陀,前人也是這樣寫的,如林逋的詠梅詩中寫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如此寫,是為了突出梅的傲岸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