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大美學主流
中國的曆史,從有文字記載的算起,應是公元前30世紀至21世紀,相傳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朝代夏出現。其後出現了商朝、周朝。周又分為西周與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東周滅亡後,戰國時代還延續了3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中國。在此之前的曆史,稱之為先秦,先秦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文化包括中國美學的基本品格就是這段時期奠定的。中國文化的主流:儒家與道家都產生於這段時期。
中國古典美學兩大主流,一是儒家美學,二是道家美學。
儒家從人出發。儒家說的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的規範高於一切。儒家說的社會規範,作為政治製度層麵為“禮”,作為道德意識層麵為“仁”。仁的心理基礎是血親之愛,由血親之愛派生出最為基本的道德規範——“孝”與“悌”,又由血親之愛,推廣到人類之愛。將“孝”放大為“忠”,將“悌”推廣為“義”。儒家認為的美,以仁為本質。孔子說:“裏仁為美。”意思是與仁為鄰或者說居住在仁之中就是美。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意思是高尚的道德很充實就是美。孟子說的“大”可以理解成壯美,類似於西方美學講的崇高,但不等同。美雖然本質是仁,是善,但它不同於一般的仁、善,美還講究形式。孔子說《韶》樂盡善盡美,而《武》樂隻是盡美而未盡善,原因在於《武》樂雖然形式更為壯觀,但內容不太符合儒家的仁。
儒家重視文學藝術。儒家的經典《尚書》說:“詩言誌。”這裏說的“誌”是合乎仁的心誌。孔子愛好民歌,親自整理民歌,整理的標準是“思無邪”,“思無邪”就是要求思想不違背仁與禮。關於詩的功能,孔子說主要有四:“興”“觀”“群”“怨”。“興”可以理解成激**感,此為詩的悅情功能;“觀”可以理解成觀察世界,此為詩的認識功能;“群”可以理解成協和人群,此為詩的團結功能;“怨”,可以理解成譏刺朝政、憤世嫉俗,此為詩的批判功能。早期的儒家有一定的民主性,孔子說“詩可以怨”,意思是詩可以用來表達對社會對統治者的怨恨之情。漢代仍然重視詩的批判功能,隻是要求講究方法,委婉一點,含蓄一點,給統治階級一點麵子,這種批評的方法稱之為“譎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