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風詞客:相忘於江湖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1]

字體:16+-

環境美學自20世紀末在西方首先出現後,很短的時間就在全球引起高度關注,筆者20世紀90年代末也進入這個領域。[2]如果說,20世紀環境美學在中國還很陌生的話,那麽,在21世紀,尤其在最近幾年,它不僅為美學界許多學者所熱衷,而且也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一些城市如武漢、長沙、寧波、杭州、鄭州、太原、重慶、蘭州、西安、中山都曾舉辦過環境美學論壇或環境美學的講演。環境美學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很簡單,它是一門切合時代需要的理論性兼應用性的學科。雖然,環境美學的建構,目前尚不能說完善,即使首先提出這門學科的西方學術界,對這門學科也處在探索的階段。到今天為止,到底環境美學研究什麽,什麽是環境美,也沒有一個權威的統一的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在《環境美學》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環境美學的理論體係,這個體係能不能獲得學術界的認同,尚需時日。下麵,我就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談談自己的看法,以就教於同仁。

一、環境與資源

長時期來,環境隻是一個一般性的概念,但是,當環境成為環境學科諸如環境生態學、環境保護學、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學、環境美學的研究對象時,它就成為一個科學的概念。作為科學概念的環境,它的外延與內涵是需要界定的。

首先是環境與人的關係。將環境作為一般性概念,環境是環人之境,它是外在於人的。然而,將環境作為科學概念,它能外在於人嗎?不能。環境與人有著血緣關係,美國學者阿諾德·伯林特說得好:“環境並不僅僅是我們的外部環境。我們日益認識到人類生活與環境條件緊密相連,我們與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在我們呼吸時我們也同時吸入了空氣中的汙染物並把它吸收到了我們的血流之中,它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3]不僅人的肉體與環境密不可分,是環境造就了人的肉體,而且人的精神與環境也密不可分,是環境造就了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