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是創業者的創意,而商業創意來自機會的豐富和邏輯化,並有可能最終演變為商業模式。其形成的邏輯是:機會是經由創造性資源組合傳遞更明確的市場需求的可能性,是未明確的市場需求或者未被利用的資源或者能力。盡管它第一次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現在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
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通過什麽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簡言之,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網絡公司通過點擊率來賺錢;通信公司通過收話費賺錢;超市通過平台和倉儲來賺錢等。隻要有賺錢的地方,就有商業模式存在。
隨著市場需求日益清晰以及資源日益得到準確界定,機會將超脫其基本形式,逐漸演變成創意(商業概念),包括如何滿足市場需求或者如何配置資源等核心計劃。
隨著商業概念的自身提升,它變得更加複雜,包括產品/服務概念,市場概念,供應鏈/營銷/運作概念,進而這個準確並差異化的創意(商業概念)逐漸成熟最終演變為完善的商業模式,從而形成一個將市場需求與資源結合起來的係統。
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係列要素及其關係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夥伴網絡和關係資本等用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並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在文獻中使用商業模式這一名詞的時候,往往模糊了兩種不同的含義:一類作者簡單地用它來指公司從事商業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另一類作者則更強調模型方麵的意義。這兩者實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個公司從事商業的方式,而後者指的是這種方式的概念化。後一觀點的支持者們提出了一些由要素及其之間關係構成的參考模型,用以描述公司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