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聽音樂時冒出這樣的念頭:音樂似乎並不完全“屬於”藝術。或者說,任何東西,邊界有時清楚,有時卻又模糊。清楚,是因為人為的界定;模糊,是因為物的本質。那音樂還可以算作什麽?數理?物理?哲理?
當然,我這樣的音樂愛好者,“論證”不出音樂與數理、物理、哲理等方麵的關係,更“論證”不出音樂與哲學、哲思、思辨的關係。隻是感覺有一個現象似乎隱約證明了音樂與哲學之間某種隱秘的關聯:日耳曼,這個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了眾多哲學家、科學家的民族,也產生了眾多的音樂家。所以我常常會這麽想,一個學習、研究西方尤其是德國哲學的人,應該多聽古典音樂,應該喜歡古典音樂。至少是德奧古典音樂。
如果說那些偉大的德國哲學先賢的著作,是人的哲思、人類精神世界的宏偉殿堂,那麽德奧古典音樂是一扇可以深入窺視哲學殿堂的窗。說是窗還有點“見外”。我甚至覺得,音樂與哲思完全有著深層的內在關聯。由此武斷地認為,一個學哲學的人,如果不能熟悉德奧古典音樂,那他所學習、研究的哲學思想和理論,古典的乃至現當代的,就很難完整全麵。甚至可以說,會缺了某一部分的視角,因而有可能無法窺見其某些部分的魂(精髓)。
巴赫寫的音樂,浩如煙海。這說的是數量。巴赫的音樂,如浩瀚大海,亦如涓涓小溪。這說的是我的聽感。
三十多年前,還在上大學時,在電視中看過一部從民主德國(那時德國還分為東、西兩半)引進的電影,名字簡單明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那時我還沒聽過多少巴赫的音樂,因此影片中引用了哪些巴赫的音樂,引用了多少,全都記不得了。但記住了一些畫麵:古舊的城堡、高聳的教堂、參天的大樹、青石板的小徑。還有影片中巴赫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一襲黑色長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