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傳媒社會學的理論淵源,有助於對這門學科的定義和研究對象、研究角度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理解,也是在當代從事傳媒社會學研究的必須。
西方社會科學對大眾傳媒的關注,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的美國,也就是有聲電影開始盛行之際。這些早期關注、研究大眾傳媒並取得了一定學術成就的人,就是傳媒社會學的先驅人物。傳媒社會學的理論淵源就在這些先驅人物的思想中。從理論淵源上看,傳媒社會學源於兩條學科路徑:社會學和傳播學。以下循著這兩條路徑分別闡述傳媒社會學的理論淵源。
一、傳媒社會學的社會學理論淵源
19世紀上半葉,電子媒介誕生,預示著電子媒介技術時代的到來。1837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發明了第一台實用電報機。1844年,美國的第一條電報線路開通,莫爾斯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封電報。1858年,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宣告竣工,使接近於實時傳播的遠距離信息傳播成為現實。電子媒介為人類傳播帶來的變革並不僅僅是空間距離和速度上的突破,它還在另外兩個方麵具有裏程碑的意義:一方麵,它形成了人體外化的聲音係統和影像信息係統;另一方麵,它使人類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文化傳承的效率、質量發生了飛躍。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隨著電子傳播媒介技術的迅速發展,大眾傳播[21]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廣播、電視先後誕生並初步顯示了其威力和潛能。1894年,第一個無線電廣播台創立。1931年6月,英國利用機械電視係統播放了著名的賽馬比賽——埃普索姆賽馬大會。[22]從此,新聞傳播從以印刷媒介為主的時代,進入到印刷媒介與電子媒介並駕齊驅的時代。“電子傳播媒介的崛起,既使人類為自己的創造力感到振奮、欣喜,又為它們可能引發的一時難以預料的後果心懷擔憂。喜愁參半之中,人們對它們倍加關注。在電子傳播媒介問世、發展較早的一些西方國家裏,知識分子圍繞著大眾傳播媒介,尤其是電子傳播媒介,以及與之相關的大眾文化的社會影響,紛紛形成自己的態度。他們中有的以樂觀的態度讚歎大眾傳播媒介在提供信息和娛樂等方麵的力量,在報道觀點、促使意見流通和促進大眾文化素質提高等方麵的作用。有的則以悲觀的眼光,看待它們可能對社會產生的不良作用,悲歎大眾傳播媒介大量製造提供娛樂的媒介產品,扼殺人類的原創造力,以消遣取代文化,悲歎大眾傳播媒介體係在工業社會國家受政治權威控製和操縱,被運用於宣傳其政治主張等,滲透大眾的思想。”[23]前者以美國芝加哥學派的部分社會學家為代表,包括庫利(1864-1929)、帕克(1864-1944)等;後者以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