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章基本內容為傳媒社會學的受眾研究,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將受眾放到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關注處於一定社會環境中不同身份、地位的受眾與傳媒之間的關係,強調受眾的社會性特征和傳媒對不同受眾的社會影響。具體而言,本章主要基於社會分層和亞文化的角度研究受眾與傳媒的關係問題,前者涉及傳媒的社會影響,後者涉及傳媒與亞文化的關係。
學習目標:
使學生對傳媒與受眾的關係有更全麵、深刻的認識,避免簡單化、線性化,培育學生基於社會學的立場理解和分析傳媒對受眾的影響的素養。
受眾是傳媒信息的目的地、感應器,是傳播過程的反饋信源。大眾傳媒的受眾研究在傳播學的學科體係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縱向來看,以電視媒介為例,一般而言,西方學術界關於電視觀眾的研究經曆了三個階段:影響,使用-滿足,解碼。1940年前後至1960年為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有待檢驗的假說是電視對觀眾有直接影響。例如,有人提出電視轉播的選舉節目對觀眾的投票方式有直接影響,或者說電視上的暴力節目直接導致了觀眾的暴力行為。實際上,這一階段的絕大部分研究,基本上證明了這種假說是不能成立的。經研究發現,電視乃至一般媒體,對人們的信仰、態度和行為的形成沒有直接影響,其間接影響的力度也不及諸如個人影響之類的其他因素大。”[1]使用-滿足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特別有影響。該理論強調了在傳播過程中受眾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指出研究受眾對媒體的期待及其背後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著眼於觀眾使用電視的情況,把能否滿足受眾需求作為衡量傳播效果的標準之一。“這種方案中的觀眾被視為具有一定的需求,這些需求是由一係列的社會進程導致的,電視滿足了這些需求。觀眾選擇看電視,並且以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式去理解那些節目,在這個意義上講,她或他是積極主動的。”[2]20世紀80年代之後,使用-滿足理論受到了一些批評。一種批評認為:這種理論過分依賴於需求的概念,它把觀眾看得過於積極,似乎觀眾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另一種批評認為:使用-滿足理論不能很好地“說明意義和觀眾理解電視節目的方式。最後這一種批評正是電視觀眾研究的第三個階段(解碼方法)要談論的話題。關於這種方法的一種流行的假設是,看電視基本上是一種解碼過程。觀眾從電視節目中尋找意義,與一名間諜從來自他或她的上司的信息中尋求意義(解碼)的方法非常相似。”[3]橫向來看,傳播學關於受眾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受眾接受信息的變化規律,受眾與傳播媒介、傳播效果之間的關係,受眾的結構以及傳播機構對讀報率、收聽率、收視率等數據的調查與分析。傳播學的受眾研究服務於傳播過程與傳播效果,與媒體的發展直接相關。例如,“電視公司必須清楚地知道它們的受眾是誰,或可能是誰,以及他們在任一時刻的數量。對於商業電視來說,這與它們向廣告商提供具有特定特點的受眾資料的需要有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