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擁有傳媒,誰就控製了它的內容。我國的傳媒是黨、國家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確保正確輿論導向,是傳媒最根本的任務。宣傳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傳媒的根本任務之一。本節以《人民日報》對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宣傳為例,闡述國家的大政方針與傳媒內容之間的製約、影響關係。
中國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目標的經濟體製改革是一場偉大的革命,是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具有革命性質的中國經濟體製改革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其內容是對經濟體製的不合理方麵進行變革。我國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是1956年基本建立起來的,此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計劃經濟體製的主要特點是:以單一的公有製為基礎,實行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指令為主的、排斥市場機製的計劃。這種行政指令計劃是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主要方式。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計劃經濟體製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曾起過積極的作用[29]。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計劃經濟體製並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的弊端主要是: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排斥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分配方麵“吃大鍋飯”,平均主義嚴重;所有製形式和經濟方式單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這種經濟體製使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使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壓抑,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對這種傳統經濟體製進行根本性的改革。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它以中央全會的權威形式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979-1983年,是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起步階段,開始對計劃經濟體製進行改革,改革的重點在農村,城市改革開始起步。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30]。1984-1991年,以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31]為起點,經濟體製改革在微觀、宏觀領域全麵開展,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到城市。1992-2000年,中國經濟體製改革初步完成。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要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該決議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框架,也標誌著我國改革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全麵轉軌、經濟市場化迅速展開。1995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到2010年,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2000年以後,中國的經濟體製改革向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前進。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係,這是我國市場建設的基本目標和方向,也是經濟體製改革的主要任務。同時,“十六大”報告還指出: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確立為宏觀調控四大目標。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該決定強調指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主要任務是: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製,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製,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係,完善宏觀調控體係、行政管理體製和經濟法律製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製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