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波斯帝國史

第二節 關於波斯帝國史的研究狀況

字體:16+-

對波斯帝國史的研究早在古代就已經開始了。前麵我們說到研究古代波斯帝國的史料時曾經說到的那些古典作家的著作,就可以說是研究波斯帝國史的開始階段,特別是希羅多德的著作《曆史》就不僅寫了希波戰爭,而且寫了波斯人及其國家的起源,波斯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波斯人的風俗習慣等。雖然其中有許多傳說的色彩,有些荒誕不經的成分,但畢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探索。該書不僅為研究波斯帝國史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史料,而且對波斯曆史中的許多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史學思想。

近代以來,對古代波斯帝國的研究是從三方麵進行的。一方麵是對古代波斯帝國時期的曆史遺跡進行考古發掘,以提供曆史銘文等對研究曆史十分重要的資料;另一方麵是釋讀古代波斯帝國時期的文字。而這兩方麵的工作實際上是交叉進行的。因為,許多曆史銘文必須通過考古發掘才能獲得。如著名的《貝希斯吞銘文》就是通過考古發掘才得到的。

在釋讀古波斯楔形文字方麵,英國人亨利·克瑞斯維克·羅林森有很大的功績。他在1835年奉命前往波斯,擔任庫爾迪斯坦省總督的軍事顧問。他是英國古典學者和多種語言的研究者,他到波斯後,就對波斯古代的楔形文字產生了興趣,並開始收集三種語言的銘文。他很快就注意到了位於克爾曼沙赫(Kermanshah)約20英裏遠的貝希斯吞銘文。1835年他開始臨摹這個銘文,由於是懸崖,又高,無法攀岩而上,羅林森不得不借助人工架梯,有時甚至要係繩懸空進行臨摹。他首先臨摹的是銘文的波斯文部分,並做成拓片,共5欄414行。到1839年,羅林森已經翻譯出銘文的前200多行。此後,他由於軍務而一度暫停了這項工作。1844年,他重返貝希斯吞,繼續這項工作,直到完成全部414行古波斯文的銘文以及第二部分,即埃蘭文部分(263行)。1846年他在《皇家亞洲學會雜誌》上發表了《貝希斯吞銘文》的寫生、古波斯楔形文字的拓片、拉丁化注音、英譯文及注釋、古波斯楔形文字字母符號表等。他利用這個三語言銘文,在完全不知道格羅特芬德在釋讀楔形文字方麵的成就的情況下,采用了格羅特芬德的方法,成功地釋讀了古波斯楔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