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報紙編輯學

第五節 重新改寫

字體:16+-

重新改寫是對原稿從內容到形式進行脫胎換骨“包裝”。有的稿件有意義,材料也豐富,但寫得不好,如觀點和材料不統一,內容與體裁不協調,或層次不清結構雜亂等需要改寫,這是編輯在修改稿件中耗費時間最多的。

一、變換主題

變換主題就是重新處理原稿材料,根據原稿的有意義的內容來形成一個新的主題。

有的稿件會出現這種情況,作者通過對材料的提煉要表達的主題,與稿件中運用的具體的內容材料不相協調吻合,主題與材料之間出現“拉郎配”現象。如果不是稿件中的新聞事實材料有意義,一般情形下編輯是不會采用這種稿件的。著眼於稿件中一些有意義的新聞事實,編輯為了不浪費新聞材料,可以根據稿件的原有材料來進行改寫,另行確立與事實材料相符合的一個主題。例如,我們看《揚子晚報》上刊發的一篇稿件(見圖4-2)。

圖4-2 兩位學生在井岡山的留影

兩名90後大學生重走長征路,微博分享紅色精神

近日,一則由江西“大江網”首發的《兩名90後大學生重走長征路,微博分享紅色精神》迅速在網上傳開,……這兩名90後是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係大二學生,與重走長征路的前輩們不同,他們年輕帥氣,甚至是叫一個秀氣,還在手段上創新長征之行:背上筆記本電腦,隨時與網友分享路上的感悟……

從稿件的標題來看,這篇稿件要表現的主題是兩名大學利用假期“重走長征路”來學習先輩的精神,新聞的導語以及文中的一些敘述、言論,特別是末尾一段引用兩人的話語內容,都是圍繞“重走長征路”這一主題的。可是,我們從稿件的導語往下麵看,其中主要的事實材料,與這個主題就不吻合了。

8月7日學校放假第三天,打好行頭,背包上身。南京南站出發,劉大君和任諾揚沿途踏訪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革命搖籃井岡山、英雄城南昌、紅都瑞金、長征出發地於都……為把長征時間縮短在半個月內,他倆基本乘坐夜間的火車,白天踏訪紅色紀念地,在酷暑高溫下平均每天荷重25公斤。除了長途必備的物品和工具,各人還有一台電腦。“隻幾天,我們已感到艱苦的味道和重量。以前大家常說:苦不苦,想紅軍兩萬五,現在我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