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克拉克與邁克爾·霍奎斯特指出:“符號擁有身體這一觀點契合了巴赫金的本體論神學立場:聖靈擁有基督。上帝拋棄形相的事件再次體現在語言中,這一事件是上帝向人類呈現的方式。”[33]
L.朱莉安娜和M.克拉森斯在《作為對話的聖經神學:關於米哈伊爾·巴赫金與聖經神學的係列談話》中指出:語言文學的對話本質是巴赫金理論的基礎,同時也是其關於真理以及關於生活的理論基礎。對話模式不僅適用於文學,而且也適用於真理和生活。真理是神學命題,但卻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上帝可以不靠人,但人離不了上帝。”[34]
“生活就其本質說是對話的。生活意味著參與對話:提問、聆聽、應答、讚同等等。”[35]每個言語或話語都是對前此話語的應答或反應。“實際上任何表述,除了自己的對象之外,總是以某種形式回答(廣義的理解)此前的他人表述。說者不是亞當,所以,他那言語的對象本身,不可避免地要成為與直接交談者的意見(在談論或爭論某個日常事件時)或者與各種觀點、世界觀、流派、理論等(在文化交際領域裏)交鋒的思想是不存在的。”[36]“不同語言對話式地相互對應,並開始互為對方而生存(正像一個對話裏的雙方對語似的)。”[37]在同一本書中,巴赫金還對他把話語比作亞當的意義作了申說:“隻有神話中的亞當……才真正做到了始終避免在對象身上同他人話語發生對話的呼應。”[38]
巴赫金曾經對生活立場與語言之間的關係進行過描述,而他與宗教哲學的關係則非常酷似於他筆下的描述。巴赫金關於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誠然來源於對話這一範疇。然而,古代關於上帝-藝術家和世界即上帝之作品的傳統觀念,也構成了其來源之一。這兩種來源都在以弗·索洛維約夫為代表的俄國宗教哲學,尤其是索洛維約夫之“萬物統一哲學”中相互交織。按照索洛維約夫等人的哲學,人也參與了完善“上帝”所創造的這一世界的事業。人力就是為了補救天工的不足。但人和“上帝”是如何在“共同創造”中合作的呢?這就是對話。如巴赫金所認為的那樣,文學形式是作者與主人公相互作用的形式。在創造活動中,作者和主人公這兩個主體雖然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存在價值層麵,但卻相互需要。一方麵,形式需要非審美的內容,無之,則無形式可言;另一方麵,生活問題不走出自己的界限也就不會產生審美形式。這也就是說,必須使倫理和審美的相關概念成為必要的前提。索洛維約夫把上帝與世界的關係比作藝術家與其作品的關係。或更確切地說,是比作藝術家與其創作中的理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