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巴赫金學派馬克思主義語言哲學研究

第三節 在存在這一事件中任何人都拿不出不在現場的證明

字體:16+-

第1部巴赫金傳記的作者們曾這樣寫道:

巴赫金突出了在場/不在場的對立關係及其重要價值,這同索緒爾以來語言學或文學理論中的結構主義方法遙相呼應。但二者之間仍有重大差別,結構主義本質上傾向於機械論或心靈論,巴赫金則偏愛有機的觀點。他推崇行動、曆史、現實以及開放的對話,與結構主義二元對立的、封閉的辯證法恰好相反。辯證的或分解的思維向來被當作普遍的準則,巴赫金完成了巨大的飛躍,從這種思維邁向對話的或相互聯係的思維。[57]

這段話雖然是專門針對結構主義與巴赫金思想的差異來談的,但對於我們理解巴赫金的思想同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如果說俄國形式主義美學可以稱為差異論美學(陌生化即產生於對比和差異中)的話,而獨對差異萬分青睞的巴赫金則有權被看作是奧波亞茲思想的傳人。奧波亞茲從差異中見出陌生的所以然之故,而巴赫金則從差異中看出對話的必要性,因為“歸根結蒂,對話指並存的差異之間的交流。”差異還是現代哲學思想的首要問題。[58]

巴赫金提出的難題之一是,既要避免從包羅萬象的“一”出發進行思維,同時又要避免將一切事物劃為一連串的二元對立。不要辯證法的“非此/即彼”,而要對話主義的“既/又”。巴赫金思想的靈魂是把存在看作永不休止的行動,看作巨大的活力,在自身所驅使的各種力量之下,永遠處於創生過程中。這種活力可以被看作離心力與向心力彼此不斷搏鬥而形成的引力場。離心力使事物彼此相異、分離、區分,向心力則使事物相聚、統合,同一。離心力促發運動、變易和曆史;這種力渴求變化和新生活。向心力導致靜止,抵製變易,憎惡曆史,企望絕對的死寂。[59]

這裏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的一點,是雖然結構主義和巴赫金學派都對事物的二元對立性質加以關注,但其出發點和初衷卻截然不同。一般說結構主義關注事物的二元對立性質,目的是為了找出事物背後的本質特征和基礎(因而是一種本質主義或基礎主義)。巴赫金關注事物的二元對立性質,卻是意在表明:一切在變化之中,一切在生滅之中。巴赫金在臨終之際請人複述了《十日談》裏一個惡棍被封聖的故事。這個故事所能引出的道德教訓,是一個“一直使形而上學困惑苦惱”的狀態:“一切都沒有完結,沒有終極的定論,沒有所有人都無一例外都要接受的、窮盡了一切可能性的終極解釋。”我們的無知乃是構成對話主義的前提。再完美的思想體係也會有裂隙和漏洞。“巴赫金對命定的不確定性感到欣喜,他稱之為一條不斷拓展的道路,永遠沒有死亡的終點。對話主義就是關於這種交流的形而上學(a metaphysics of the loophole)。”巴赫金的對話主義是開放性的,因為他堅持認為人們在對話中能夠創造出意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