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晚上承蒙幾個音樂家朋友的邀請,同他們一起在人民大會堂聽到世界著名管弦樂隊—費城樂團的演出,感到非常幸運和值得。
幸運,這是因為票價很貴,而且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卻能聽到像費城樂團這樣世界上有數的幾個有聲望的和高水平的樂隊之一的演出。這對同去的幾位專業音樂家已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對像我這樣一般的音樂愛好者當然是一種耳福了。
值得,因為我手頭正有緊急的任務要完成,我住在偏遠的西郊,要乘車去天安門,為了保險不遲到,至少也得提前一個半小時出發,而且回來已近午夜,安全也是個問題。因而在受到邀請的時候,縱使我把聽“費城”認作一種“耳福”,但延誤了手頭的任務,夜裏進城聽音樂會,這值得嗎?聽後的回答是:值得!
我把真正的音樂評論留給同去的行家們寫吧!他們是音樂學家和音樂史家。我自己隻能把聽後主觀的感受說出來,講一講自己耽誤了手頭的急事,路途迢迢進一趟城為什麽是值得的!
到了舉行音樂會的人大會堂,我問:節目單哪兒買?回答是:甭看節目單,很簡單,貝多芬的“第二”和“第三”。我聽了,心中暗暗納悶:一場音樂會怎麽隻有兩個節目!而且兩個像排著隊而來的,“第二”後麵跟著一個“第三”,都是貝多芬的,多麽單調呀!
我對國外樂團安排這種音樂會的節目並不陌生。為了使音樂會演奏的作曲家作品在時代、風格、樂種上具有多樣性,在古今的比例、分量的輕重、品格的不同(抒情或戲劇,莊嚴或輕快等)上都有所搭配。即使是作家或是樂種的專題音樂會(包括專門演奏施特勞斯家族作品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內)也都謀求搭配上的多樣化,如今依然流行的是音樂會節目單是,古典的加上一兩個一般聽眾聽不明白,或被認為是由於“不習慣”或“水平差”而聽不懂的現代派,或現在又有所謂的“後現代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