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這個廣被熱議的央視街頭采訪主題蘊含多層意義:“幸福是什麽?”“幸福來自於什麽?”以及“幸福感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由於主觀認知差異的存在,上述問題的回答是千人千麵。盡管如此,“富足安定、高枕無憂”當是毋庸置疑的答案之一。物質充足程度是百姓感知幸福的民生基礎,但是“民生安全”才是“百姓幸福”的測量儀。
8.2.1 食品安全觸及民生底線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用縱橫南北的中國美食吸引了億萬觀眾的眼球,“吃得好”當屬“幸福感”的重要構成。然而,當我們把“中國美食版圖”翻個麵後,“美食中國”光鮮亮麗的背後竟然是“舌尖上的另一個中國”:一幅“食品不安全”地圖。它詳細標注出各省所出產的有毒食品,比如毒大米、皮鞋老酸奶、塑化劑、人造雞蛋、瘦肉精……當今的中國人已經不為餓肚子操心了,但卻被這些術語捉弄得無所適從。
麵對紛亂而安全難辨的食品市場,人們所能做的是“選擇性地吃”,“吃”是中國人的小小幸福。然而,現實食品安全現狀卻給了這個“小小幸福”沉重的一擊。食品安全(food safety)強調食品無毒無害並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而大量有毒有害食品的曝光卻觸及了這條民生底線。
宋代袁采曾經這樣描述當時的食品安全問題:“雞塞沙,鵝羊吹氣,賣鹽雜以灰……以物市於人,敝惡之物,飾為新奇;假偽之物,飾為真實。如米麥之增濕潤,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詞,止於求售,誤人食用,有不恤也。”[16]甚至有人把腐敗的肉賣給小販,再由小販出售給百姓。[17]
由此可見,“以吃為幸福感”來源的中國人對食品安全問題並不陌生,不過舊時的造假手段雖然繁多,卻沒有高科技添加劑、無機化肥和轉基因等風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