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醫是難免的,關鍵是生了病後能否看得起、醫得好,在“看病難”問題解決以後,“看病貴”問題往往導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貧。化解“看病貴”難題,成為健康中國夢實現的核心。
4.3.1 破除“以藥養醫”體製機製
藥物收入是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藥品開支約占衛生總費用的40%,政府撥款和補貼在公立醫院收入占比10%左右的較低水平。2012年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療費中,藥品費比例50.3%,從圖4-5可見,中國藥品在衛生總費用中一直占有較大比重。
圖4-5 中國藥品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
世界主要國家都對藥品采取不同的措施,讓普通民眾不會因為藥品價格貴而看不起病。具體調控價格的方式參見表4-10。在歐盟,除德國和英國在新專利藥品上市時可以自由定價外,幾乎所有的歐盟國家都對專利藥品實施直接的價格控製。[19]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藥品收入不是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2010年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藥品在衛生總費用所占的比重都不高於25%;國際上藥品是醫療服務的消耗品,並不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中國將“藥品出售”與“醫療服務”的補償來源分開,而“醫療服務”普遍低成本甚至虧損,再加上政府補貼不到位,致使醫院通過出售藥品創收。
表4-10 世界各國都對藥品采取不同形式的價格管製
破除以藥養醫是醫改的重點、難點。公立醫院改革要繼續推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和財政補償機製,鞏固完善基本藥物製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繼續推進,改革試點擴大到1000個縣,覆蓋農村5億人口。醫藥分家,讓醫藥商業回歸正常盈利水平。
補償機製改革是公立醫院運行機製改革的基本前提。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製改革,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理應成為中國公立醫院供方補償機製改革的基本取向。[20]公立醫院的補償結構主要由醫保支付、患者自付與政府補貼組成,公立醫院的主要補償途徑是醫保支付。改革補償機製,可適當調整醫保支出的結構,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降低藥品價格;政府投入作為公立醫院的重要補償來源應得到保障,公立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產生的收入缺口應由增加醫療服務價格和政府投入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