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3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報告

1.2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內涵

字體:16+-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重目標,一方麵追求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麵將對外貿易帶來的生態成本限製在可接受的水平。在遵循外貿發展的內在規律基礎上,健全外貿體製,完善外貿運行機製,提高外貿效率,合理有效地動員和配置外貿資源,從而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實現對外貿易長期、持續、穩定、健康地增長,並且取得不斷改善的貿易條件和持續擴大的國際分工利益。鑒於此,理想的一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第一,對外貿易規模適度並且保持穩定增長及穩定增長的能力。一國對外貿易規模能夠保持穩定的增長是該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如果沒有貿易規模的穩定增長,對外貿易的經濟社會效益則無從談起,討論對外貿易的環境成本也毫無意義。

第二,貿易資源保持持續穩定的供給。貿易資源有兩種:一是直接從自然界中取得的或進行簡單加工的物品,它們可以直接作為貿易的標的物,如各種野生的動植物、礦產品等;二是在生產製造可貿易產品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各種要素,包括各種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一國對外貿易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這兩種貿易資源就必須保持持續穩定的供給。由於貿易資源的有限性,如果過度開采導致某些貿易資源枯竭或者在生產某種高科技產品中缺少必要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勢必導致貿易無法進行,更談不上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而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的構建中,則應該考慮到一國對外貿易資源的穩定、持續供應能力及變化趨勢。

第三,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處於遞增狀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不同類型的商品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構成比重和相互製約的關係,它是一國對外貿易運行質的反映。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包括進口商品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因此一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也應該包括出口商品結構的不斷高級化和進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兩個方麵。一是出口商品結構的高級化。它包括兩層含義:初級產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斷減少,而製成品與服務貿易的比重在不斷上升,在出口商品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比重在不斷上升。而這二者最終又是通過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來體現的。二是進口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從我國目前的現實來看,進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就是要不斷地引進先進的技術,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換代。從各國經驗來看,越是貿易強國進口商品越“低級化”,表現為資源性商品(包括自然資源密集型商品、勞動密集型商品和資本密集型商品)、生活資料商品、初級商品以及有形商品的進口比重相對都比較大。這反映出貿易弱國與貿易強國在進口商品結構上的差異,代表了進口商品結構變化的趨勢。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指商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營銷、使用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麵在國際市場上與同類商品競爭中體現出來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占領市場、實現價值和使用價值等方麵的能力。它是一國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那麽就意味著一國或地區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不斷提高,外貿發展的後勁足。當然,評價一國或地區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的標準很多,包括:商品質量、附加值、創匯率、市場占有率與相對市場占有率、知名度、貿易競爭指數,等等。構建一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需要考慮如何將衡量對外貿易發展結構級別的方法引入指標評價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