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各省(區、市)生態效益指標的測算結果
為了進一步考察中國各省(區、市)的貿易生態效益情況,我們利用上述方法計算了2002年、2009年和2010年31個省(區、市)的生態效益指標並進行了比較分析。中國31個省(區、市)生態效益指數的測算結果見表4-3。
表4-3 2002年、2009年、2010年中國各地區貿易生態效益指數及排名
續表
2010年31個省(區、市)生態效益指數排名為:1.西藏;2.海南;3.青海;4.甘肅;5.北京;6.江西;7.吉林;8.黑龍江;9.內蒙古;10.山西;11.貴州;12.廣西;13.重慶;14.安徽;15.寧夏;16.江蘇;17.湖南;18.河南;19.新疆;20.陝西;21.浙江;22.遼寧;23.上海;24.雲南;25.河北;26.天津;27.廣東;28.山東;29.湖北;30.四川;31.福建。
全國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的平均值為0.539,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10個省(區、市)的貿易生態效益指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為了考察2002年、2009年和2010年中國各地區生態效益指數及排名,我們在表4-3的基礎上繪製了圖4-5。
圖4-5 2002年、2009年和2010年中國各地區貿易生態效益指數及排名
總體來看,2002—2009年間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發生了顯著變化,而2009年和2010年則差別不大,多數省(區、市)貿易的生態效益呈現小幅改善。因為2002—2009年間是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階段,2009年和2010年則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對外貿易的恢複階段,兩年差別不大。下麵我們主要以2010年中國貿易生態效益為例並對比2002年和2009年數據,分析中國各地區貿易生態效益水平的特征及變化趨勢。
首先,貿易生態效益水平區域差異明顯,總體呈現出西部地區較好、中部地區居中、東部地區較差的特點,與中國貿易“東強西弱”的局麵剛好相反。在貿易生態效益指數前10名省(區、市)中,有4個省(區、市)屬於西部地區,分別是西藏、青海、甘肅和內蒙古,其中西藏、青海和甘肅中國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的排名分別為第1、第3和第4位;4個省份屬於中部地區,分別是江西、吉林、黑龍江和山西;東部地區隻有海南和北京進入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的前10名,分別為第2和第5位,東部地區有6個省(區、市)位於第22~29位,且東部地區僅有海南和北京的貿易生態效益指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從貿易生態效益指標構成來看(見圖4-6),就貿易環境效益指數而言,西部地區明顯高於東部和中部地區,而中部和東部地區差別不大,具體數值上則東部地區略高於中部地區;就貿易資源效益指數而言,中部地區的指標數值最高,東部其次,西部最低。但是從各二級指標的差距來看,貿易環境效益指數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同西部地區差距最大,貿易資源效益指數差距相對較小。由於貿易環境效益指數的權重占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的60%,因此其得分對貿易生態效益指數的最終得分和排名影響較大。例如,東部地區的大部分省(區、市)生態效益指數位於第22~29位,主要原因就在於貿易環境效益指標得分較低影響了最終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