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意象”源流考辨
一、“象”到“意象”
“象”最早見於《周易·係辭上》,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2]的說法。“象”指日、月、風、雲、雷、電等各種物象。又雲:“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3]這句話意思是萬物紛繁複雜,聖人用《易》卦比擬各種物象之性。第一個“象”用作動詞,指“象征”,第二個“象”是名詞,指卦體。“卦體”取法於自然,是一種象征符號,已經為表“意”而存在了。由此可見,“象”的含義有兩重:一是客觀自然的物象,二是模擬自然物象的象征符號。“象”由形而下的客觀的事象而上升到形而上的符號化的“象”。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運行本體,是萬物發展變化的根本法則。“道”可以通過“象”來把握。他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4] 他以似有若無之“象”對“道”的運行進行了闡發,它難以名狀,又可以通過人對“象”的感悟而體驗。《老子》書中充滿了“象”,如“水”、“穀”、“母”、“嬰兒”等都喻指“道”。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道、氣、象的哲學,《莊子》中的“象”出現在《天地》篇的寓言中。黃帝遺玄珠,“知”(理智)、“離朱”(視覺感官)、“喫詬”(言辯)均不能得,惟“象罔”得到。在這個寓言中,玄珠是“道”的象征。“象罔”的意思,成玄英疏中雲:“無心之謂。”[5]呂惠卿注:“象則非無,罔則非有,非有則不皦,非無則不昧;不皦不昧,此玄珠之所以得也。”[6] 陳鼓應認為:“按‘象’即形跡,‘罔’同無,同忘,‘象罔’喻無形跡,亦寓名。”[7] 筆者認為,“象罔”與《莊子》中的“鴻蒙”(《莊子·在宥》)和“渾沌”(《莊子·應帝王》)為同義,指自然的元氣,正如老子所說“大象無形”。“象罔”本身就是道的呈現,是自然而然的、自足的存在。理智、言辯(概念、邏輯)、視力之所以不能得“道”,因為他們都置身其外,把“道”對象化了。由此,不難理解為何《莊子》中意象迭出,它以“象”喻道,以生命的體悟召喚讀者的審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