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莊子》英譯:審美意象的譯者接受研究

第四章 英譯《莊子》審美意象舉隅

字體:16+-

第一節 《莊子》審美人生境界之意象英譯

探討審美意象的英譯問題之前,需作以下說明:建立在學界基本達成的共識——內七篇為莊子本人所撰寫的前提之上,本章所選擇的審美意象皆出自《莊子》內篇。本研究的前提是《莊子》(內七篇)中一以貫之的精神境界提升這一主題,而無意於考證《莊子》一書的曆史問題,例如《莊子》究竟有多少個作者等。[1] 由於文本中“意象”的研究離不開創作主體的意圖,[2] 因此不把《莊子》一書與莊子其人作二元對立的分析,認為《莊子》中的審美意象來源於莊子審美的人生體驗。李澤厚認為“逍遙遊”體現了莊子審美的人生態度,[3]“莊子的哲學是美學”[4]。莊子超越了現世的功利而以詩意的“與道同化”的生存為旨歸,他認為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審美的、和諧的。經過對《莊子》內篇各個審美意象之間的聯係進行分析判斷,本研究認為圍繞精神境界提升這一主旨,按照從低到高來劃分共有三個階段:處世——超凡——體道,各個階段都有對應的審美意象,而每個階段中的審美意象之間都是“同體異象”的關係,就是說它們為表達相同或相似的意旨而並列存在。[5] 意象本身具有隱喻和象征的特性決定了它存在的不確定性,但是通過對文本意象的分析發現各個審美意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聯係的,這就為發現文本背後意義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定性提供了依據。

本章將遵循的基本論辯順序是:一、表明本研究所認為的《莊子》中審美意象之正麵含義。其根據是曆史上注疏的解釋,並結合筆者對內篇義理整體上的分析,以及意象原型意義的發現;二、考察現有譯本的關於審美意象傳譯的不恰當的譯文;[6] 三、闡明可能改進的方向;四、表明不恰當的傳譯如何與其對應的文化審美特征相聯係,並指出其與源語文化審美特征之間的差異。英譯者對審美意象的接受存在異讀,不是單純的誤譯問題,而是對莊子審美的人生境界在某種程度上的忽視、降格或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