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來源
本案例選用本土粵劇素材,精選了粵劇行當中的“醜角”為教學內容,力求幫助學生了解璀璨的粵劇藝術。案例課題為《醜隻為更美——粵劇中的醜角賞析》,授課年級為四年級,執教教師是蘿崗區蘿峰小學陳勇穩老師,指導教師為廣州市蘿崗區教育科研與發展中心音樂學科教研員陳文娟老師。該課在廣州市中小學戲劇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在廣雅中學麵向廣州市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了現場教學展示,獲得廣泛好評。
二、教學設計簡介
“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戲曲教學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粵劇是嶺南地區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之一,但是卻普遍不為青少年所熟悉。本課選取粵劇行當中的“醜角”為教學內容,力求幫助學生了解璀璨的粵劇。
在粵劇表演中,醜角雖然不是主角,但他在舞台上承擔著插科打諢的角色,每當他一出場就為觀眾帶來哄堂大笑,是觀眾期待的焦點,堪稱“戲班笑匠”。醜角扮演的人物繁多,有的是語言幽默,心地善良的好人;有的舉止輕浮,靈魂醜惡的壞人;根據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劃分為文醜、武醜和彩旦;表演上也各有特點,如:文醜和彩旦注重唱、念、做,而武醜就注重打。醜角人物性格鮮明,動作誇張,風趣詼諧,小學生容易被吸引。
四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強。執教教師曾進行過粵劇學習,能進行示範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習有一定的優勢。本課主要選取了傳統粵劇《苦鳳鶯憐》和原創粵劇折子戲《七姑奶開店》中的唱段進行學習。這兩部戲劇情精彩起伏,唱腔、念白朗朗上口,具有豐富的感染力。相信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粵劇醜角的人物特征、表演特點能形成一定的認識,從而更主動地了解、傳承和發展粵劇。本課“六要素”教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設計如下: